在水庫湖泊等自然水域野釣細節決定成敗

筆者多年來一直堅持着野釣,並對這種垂釣形式近乎痴迷。野釣與池塘釣最大的區別在於:一是場地環境基本上處於原始自然狀態,可選擇性和可塑空間大,對具有慧眼和睿智者來説,其才智技能能夠充分得到施展。二是魚的種類多,常常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細節決定成敗!筆者十多年裏釣過北京周邊諸多水庫,施釣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血”的教訓,那麼要想在自然水域中釣好魚,除了必備的野外垂釣常識外,以下細節也不可忽視。

在水庫湖泊等自然水域野釣細節決定成敗

1.釣位選擇趨靜避鬧。魚兒生性膽小狡猾,喜靜怕鬧,任何響動都會使其做出相應的反應,或躲藏或逃逸,避而遠之。因此,要充分利用野外環境可選擇餘地大的優勢,儘可能避開嘈雜喧鬧地段,選擇相對安靜的釣位施釣。如果在某一地段上釣友較多,也不要扎堆,應另闢蹊徑。另外,岸上的一切活動也應儘量保持安靜,要輕手輕腳,輕拿輕放,不要讓人為活動對魚產生驚擾。

2.釣鈎選用不可過大。自然水域大小魚都有,往往使用小鈎也能釣到比較大的魚,原因在於使用小鈎,魚在就餌時鈎容易吸入口內,這樣不僅漂相反映明確,且鈎得深和實,反而不容易脱鈎跑魚。那麼到底選擇多大鈎為宜呢?以伊勢尼鈎為例,結合個人使用習慣,一般選用3~6號鈎就足夠了,這麼大的鈎型好處在於大小魚都能兼顧,釣二三千克的魚不成問題,即使再大一點的魚也能勝任。超過6號的鈎釣小魚就難以兼顧了,當然專攻大型魚的另説。此外,在水下雜草多或有樹樁等障礙物的水域,用手竿施釣時最好用單鈎,以防在遛魚過程中另一枚鈎掛住水下雜草或樹樁等物體,造成跑魚。

3.線組不可太小。自然水域釣魚不可過分追求線組的靈敏度。由於不知魚的個體大小,線組用得太小往往會抗不住大魚的拉力。筆者認為,通常情況下釣線應選擇在1.5~2.5號之間為宜。釣線小於1號拉力不夠,大於3號會顯得過鈍。

4.切記使用失手繩。野釣難以預知魚的個體大小,上大魚的機會往往又可遇而不可得,機會稍縱即逝。在使用手竿垂釣時不要嫌麻煩,一定要加上失手繩。或許你的失手繩根本沒派上用場,但如果沒有這層保險,一旦中了大魚便會折鈎斷線或損竿,眼睜睜地看着大魚從手中溜掉,留下遺憾。

5.起竿方式要正確。由於是野釣,釣場周圍雜草樹木多肯定是免不了的,因此要求釣友的起竿姿勢要規範,不然就會帶來麻煩。正確的起竿應該是大臂帶小臂,在漂相作出準確反映的一瞬間用力上抬。而使用小臂猛然上拉的起竿方式,力量不容易控制,很容易造成鈎線“上樹”或是折鈎斷線,甚至折竿。釣位旁邊如果有人,也許還會傷及他人。

6.中大魚時要迅速牽離窩點。窩內遛魚會攪了窩子,俗稱“炸窩”,是釣魚的大忌。因此,一旦中大魚,一定要將魚迅速牽離窩點,防止驚窩。

7.抄魚要待魚遛乏。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果中魚後不管大小,就生拉硬拽急着抄魚上岸,十有八九會跑魚,尤其是個體較大的魚。因此,中了大魚一定要耐心沉着,直到把魚兒遛乏了、翻了肚皮再請它上岸。

8.要善於堅守。釣魚要修心養性,最忌心浮氣躁。自然水域水面寬闊,魚的密度小,聚魚速度慢,通常撒下窩料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無魚問津都是常事。而有些釣友就開始懷疑釣位沒選對,感覺漂調的不夠靈或釣組上有什麼問題,於是就開始折騰。其實,可能什麼問題都不是,除了上述水面大、魚密度小、聚魚慢因素外,還會受到當時天氣、氣温、氣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_定要靜心等待,即便是釣不着魚,能夠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也是不錯的。

9.續窩時要使用打窩器。通常情況下最好一次性將窩子打好,如果釣的時間長,續窩時最好使用打窩器具。不然“撲通撲通”一打,會把窩內魚驚走。

10.夜釣要使用藍光燈。強光、白光刺眼,對水中的魚會產生影響,喜歡夜釣的朋友最好選擇光線柔和的藍光燈,以降低夜間燈光對魚帶來的影響。

11.物品放置到位有序。釣魚人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所有釣具包括生活用品,從大到小本着取用方便的原則,分類有序放置,不能因為野外場地寬就擺“八卦陣”滿地撒,尤其是像鈴鐺、轉環、鉛墜等小物件用後更要及時歸位,這樣不僅防止丟失,也便於使用時方便順手。最後離開釣點時要將塑料袋等各種使用過的物品垃圾清理帶走,以免造成釣場水源污染,自覺愛護環境,做一個文明的釣魚人。

12.宿營時要將鞋子放進帳篷裏。夜釣的朋友可要注意了,夜間宿營時一定別忘了將重要的物品,尤其是鞋子要放進帳篷裏,防止一些蛇、蠍、蜈蚣等毒蟲鑽進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