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鈎細線垂釣大魚的實戰技巧分析

細線搏大魚歷來是經久不衰的話題,釣友和商家都願意談論它。釣友們熱衷這個話題,主要原因是為了“成就”自己,也許還為了他人的掌聲和讚揚,這也是人之常情;商家則多半為了賣出更高檔釣竿釣線,以獲得更多利益,同樣也無可厚非。

小鈎細線垂釣大魚的實戰技巧分析

筆者在最近一次野釣鯽魚中,無意捅到了青魚窩。因為沒帶大的線組,只好硬着頭皮使用4.5米竿+0.8號主線+0.4號子線+2號海夕,一下午釣到6條 2-2.5千克的野生小青,其中一條還是掛尾巴上來的,外加3條大鯽,只跑魚2條(魚往外衝的決心很大,輕硬挺的4.5米竿韌性稍缺)。雖然魚體不大,但 由於是野釣,興奮之餘還是斗膽寫了此文。

筆者台釣十年來,有意無意中已有數十次細線搏大魚的經歷,有一些體會在此與大家交流探討。筆者的經 歷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6-2008這三年間,筆者在自家的放養塘中苦練釣技,其中包括細線搏大魚這一項。當時的釣具是極硬調的2.7米 竿(確切説是3.6米的竿換把後改成的,實際長度約為2.5米),0.8號主線、0.6號子線、3-5號白袖,釣獲最大個體為5.5千克的草魚。第二階段 是2008年至今,筆者在野釣中以鯽魚為目標的情況下偶遇大物,配製多為3.6-4.5米振出鯽竿,0.8號主線+0.4號子線+小鈎(2號海夕和四五號 袖鈎)。也有一次在冬季使用5.4米竿+0.8號主線+0.4號子線+4號鎢金袖釣獲4.5千克青魚的經歷,整個過程魚兒始終沒做太大的掙扎。從兩個階段 的經歷來看,早期的戰績似乎更好一些,但筆者那時垂釣的地點是村中小塘,最寬處不過10米,魚的野性要比大水面的差不少,如果是在水庫等大水面有這樣的戰 績,那就不可思議了。而在後面的經歷中,雖然魚體不是很大,但都是情況複雜的大水面釣獲的,魚種也大都是更加強悍的野生青魚。

筆者小鈎細線搏大魚的體會:

小鈎細線搏大魚,最關鍵是不讓魚兒反應過大,實現了這一點就成功了一半。如何做到這一點?需要多方面協調配合。

首先,魚鈎不能過大,鈎條不能過粗,刺魚不能太用力,中魚後不要急着往回拉魚。這樣魚兒被刺中之後,疼痛感很小,也沒有被強硬地拉動,結果就是魚兒往往停留在原地一段時間,而釣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好準備,調整姿勢,把魚弓住。

接 下來,如果魚兒不動,我們可以慢慢發力主動遛魚。事實上,如果魚兒不是巨物,多半還是會在一段時間後感覺到“不對勁”,開始擺頭,甚至發力逃跑(通常來 説,不適感越大,魚的反應越大,體現在竿上就是軟硬的區別,對釣手來説就是力度的掌控)。但此時,釣手已經做好了準備,利用竿的彈性和自身過硬的釣技,慢 慢化解掉魚兒的力氣,最終取得勝利。

以上的體會只是綱領性的內容,那麼有沒有具體的參考標準呢?筆者列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

1.鈎。以袖鈎來説,5號及以下,鈎條最好不要太粗。

2.線。子線0.4-0.6號,最大不超過0.8號。

3.儘量選軟一點的竿,但不能是麪條竿(指非常亂的竿),否則控魚很累,起魚很久。

4.在釣上一條魚後,最好把子線換掉。

以上是筆者的理解,因為手竿(特別是4.5米以內)遇到5千克以上巨物的概率很小,筆者也沒多少小鈎細線釣5千克以上大魚的經歷,所以上面的配置都是基於主釣鯽魚兼顧5千克以內大魚的想法(如果大魚的定義是50千克,那麼10號伊勢尼配3號線,也是小鈎細線)。

最後,關於釣技與釣竿的問題。小鈎細線搏大魚,到底是釣者的釣技重要還是性能優異的釣竿重要?這是釣友們常談的一個話題,筆者認為,釣技和釣竿缺一不可。

釣技紮實的釣友,可以通過手上力度的控制彌補釣具的不足,同樣能夠實現小鈎細線搏大魚。筆者使用4.5米硬度較高的二八調竿子釣2千克左右的野生青魚,2-3分鐘就結束戰鬥,但有兩次發力外衝時明顯感覺竿子腰力不夠,只能接受斷線跑魚的結局。

對 於釣竿來説,筆者認為使用硬度相對較低的並繼竿搏大魚要比振出竿容易得多。硬度低、腰力好的並繼竿,在起竿刺魚中可以大大減小釣手抬竿力度及幅度過大造成 的魚兒反應過大;在遛魚過程中,又能彌補釣手在遛魚力度掌控上面的不足,把魚控住,大大提高成功率。在筆者看來,對硬度不高、腰力較好的耐用型並繼竿來 説,0.6號子線釣2.5-5千克的魚很正常,但過程會比較漫長,而且振出竿釣到“巨物”的概率會比釣到“大物”的概率底得多,主要原因是控不住魚。

小鈎細線釣大魚,總是存在變數,哪怕你釣技再高,釣具再好,也不能保證沒有失手的時候。如果專釣大魚,筆者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大鈎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