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過程中續窩的十種方法與技巧

每到一個釣場釣魚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窩,釣魚人不要以為打一個窩子可以了,這期間還要不停續窩,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水系眾多,魚情水情、釣法釣技各不相同,所以續窩方法也不近相同。下面我介紹幾種釣魚續我的方法,供廣大釣友參考借鑑。

釣魚過程中續窩的十種方法與技巧

一、垂釣式續窩法

這種續窩方法沒有明顯的打窩、續窩之分,是在垂釣中以不斷地拋竿、提竿來形成窩子或鞏固維護窩子。現今有不少的懸墜釣愛好者就常用這樣的續窩方法。其好處有:一是餌料投放準確,不會造成浪費;二是提竿掉下的誘餌有霧狀、有塊狀,形、味雙全,具備很好的誘魚效果;三是以拋竿投餌輕入輕出動靜小,不會驚擾進窩的魚。有魚訊就釣魚,無魚訊就續窩,這種做窩續窩方法早已被許多釣魚人所接受。

二、轉移式續窩法

在垂釣過程中,若發現在你的釣窩附近或離窩子不遠的地方上魚率高,這説明你當初的選位定窩有些誤差,加之水下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就應着手加以調整。其具體做法是:通過續窩,在使用中平穩地偏移或者前後移,將接下來的續窩餌料投放到中魚率相對高的區域裏。這種續窩方法的優點是不需要重新做窩或消耗大量的餌料,並且還可以利用原窩子誘餌的餘力,還可延續不斷較好的魚訊,穩定中魚率。

三、連續式續窩法

這種續窩方法是減少第一次打窩時的誘餌投放量,打窩後不斷地小幅度地增補誘餌,以維護和鞏固窩子的效應。其優點有二:一是因拋投的量小,不會造成驚魚;二是經常有餌料從水中飄落,從而形成“立體活餌”,這對魚來説更具有誘惑力。

四、漸聚式續窩法

當確定了釣位和窩點後,在接下來的打窩子和續窩時,圍繞窩點中心5米、3米、1米的水域內,採用先外後內、先疏後密、先淡後濃、先粗後精的分次續窩方法,將“水波紋”式的窩子充分發揮其聚魚快、聚魚多、聚魚集中的作用,使其保持長時間、高效率的發窩狀態。這樣的續窩方法應用於單根手竿垂釣,效果更為明顯。

五、間隔式續窩法

當你確定釣點並打好窩子後,隨着窩內魚訊情況由低潮到高潮,再由高潮降至低潮,垂釣者合理把握時機,每間隔一定的時間便向窩內增補一定量的誘餌,使窩子在較長的時間內平穩保持較高的中魚率,這種續窩方法稱之為間隔式續窩法。由於這種續窩方法簡單易行,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十分普遍。筆者認為,應結合季節、氣候、魚情、水情,在窩內魚訊由高峯降至低峯的中間續窩為好,這樣一是可以避免誘餌浪費;二是可以防止青黃不接;三是還不影響連續上魚。

六、應變式續窩法

無論做何事都應結合實際或想辦法適應新情況,釣魚也一樣。當你確定釣位、打窩子、拋竿、續窩子,突然發現有些異常時,就應考慮做一些應變。如:打的酒米窩,用的蚯蚓餌,卻沒有釣到鯽魚,反而發現窩內有鯉、草魚等大中型魚類覓食的蹤跡時,就應及時變換餌料品種,無論是釣餌還是誘餌均改用鯉魚專門餌或自制的其它餌料,這樣才能取得應變的好成績。當然,無論怎樣應變,都應與當地的魚情、水情相結合,這樣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七、互助式續窩法

一般應用於結伴垂釣或多人出釣。在打窩或續窩時有意將窩域連接起來,組合成較大且相互交叉的誘餌區,“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樣的窩子威力及時效都比單個窩子高。在日常垂釣活動中,常常見到碩大的水面,釣魚人都擠到一塊垂釣,就有這道理。此法優點有三:一是在垂釣時不用刻意去拋竿,較大的窩子能彌補一定的拋投誤差;二是窩域面積的擴大,更具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大魚機率;三是相互拋投續窩餌料,由於品種多樣、味道不同,可對多種魚類形成吸引,若在多種魚共生的水域垂釣,會出現幾種魚兒交替中鈎的喜人現象。 

八、增減式續窩法

根據垂釣者的時間安排,並結合垂釣魚獲情況,在初次打窩子的基礎上,逐步增大續窩餌料的投撒力度,以此來引誘更多的魚兒進窩,從而形成長時間的魚訊高峯。若時間有限,而且一直沒有什麼象樣的魚兒中鈎,就應相應減少或停止續窩,進入觀察狀態,利用前面餌料的剩餘效能,進一步探清窩內魚情,並相應節約一部分誘餌,為轉移釣位做一些前期準備。

九、點線式續窩法 

在打窩、續窩時,分別對窩子和外引窩進行打續,即先將一部分誘餌集中投放在窩點的中心,再將一部分誘餌分別以縱橫式拋撒過窩點中心,或“一”字、或“十”字、或“個”字,也可“回”字型、梅花型等等。這樣的打窩、續窩方法一是主次分明,釣點固定且內外呼應;二是外續誘餌能起到擴窩、引窩作用。 

十、交替式續窩法

在氣温、水温偏低的情況下,魚類攝食也較為緩慢,要在這樣的條件下垂釣,有時需在一定的間隔時間內打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窩子來輪番垂釣,這樣一來,就需要根據打窩的先後次序或根據魚訊情況交替着進行垂釣和續窩,釣此續彼,交替進行。這種續窩方法,一來可彌補氣温、水温低或魚兒密度小的不足;二來可讓垂釣者保持高度興奮狀態或連續不斷的中魚率。此法也是許多釣友在早春、晚秋和初冬常用的一種垂釣續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