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要注意這幾件事才行,而不是​窩子越多魚越多​

天氣冷,人也懶,很多時候不想背那麼多裝備出去釣魚,另一方面冬天釣魚更偏向“人找魚”,只要找到了魚窩,不但省時省力還能省下不少的窩料。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冬季野釣我更偏向玩傳統釣,尤其是水草比較多的水域,長杆短線釣草洞那叫一個爽。

我相信有不少釣友和我是一樣的想法,在我們這邊春夏秋基本看不到長杆,最多5.4就頂天了,但冬季十米杆算短,十五米都不嫌長。

別看傳統釣裝備少、操作簡單,可實際上講究的東西也不少,只不過它講究的東西不在於調漂、用餌或者是線組的粗細,而是在打窩、養窩以及垂釣思路!

傳統釣要注意這幾件事才行,而不是​窩子越多魚越多​

玩長杆短線不要亂打窩,窩子多不代表聚魚多

台釣由於裝備多、不方便換位,加上垂釣思路是誘釣結合、邊誘邊釣,所以窩子基本只有一個,撐死兩個。但傳統釣長杆短線不一樣,兩個只是起步,一般都是三五個,打更多窩的我也見過。

但個人認為窩子不是打得越多越好,首先最明顯的一點,野河不是你一個人的,如果你打很多窩子萬一有其他人來釣怎麼辦?不讓他們釣説不過去,讓他們釣那自己就損失窩料浪費時間了。

就算整條河就你一人作釣,可是打下的窩子也不可能個個發窩,對於那些不發窩的地方,窩料還是白白浪費,假設一個窩子打一兩酒米,十個就是一斤這還不算後期補窩,這個成本可不小。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窩子越多越照顧不過來,一個人的精力始終有限,我認為亂選點、亂投放窩料,想靠多打窩來確保漁獲,還不如多花點心思在找釣位上,然後打三到五個窩,精心養好。

傳統釣要注意這幾件事才行,而不是​窩子越多魚越多​ 第2張

窩點之間的距離不要太近,理論上越分散越好

很多釣友為了自己方便、少走路,會把窩子打在一塊,可能每個窩點之間的距離就兩三米。這樣做不是不行,但有幾個前提,比如説整條河就這一塊地方有水草並且出魚,比如這條河魚資源非常好,魚多的要死,再比如釣點環境特殊可作釣位置少或者釣魚人太多隻有這個地方是空的,以上幾點起碼滿足其中一項才能把窩子做的很近。

一般來説我是建議不要把窩子做在一個地方,每個窩點相隔至少三五米以上,要是釣魚人少、釣點環境尚可,建議相隔更遠一些。

然後窩點的選擇儘可能不要相同,因為咱們在釣魚時很多時候主觀意識太強烈,比如開餌時總是自己以為七八種餌摻在一起才好使;比如浮漂出不了大鈍口總是自以為漂靈敏度不行或調釣有誤;再比如沒有口時,總認為補點窩就好了~

選釣位也是一樣,理論上釣鯽魚要找草,長杆短線也經常和釣草洞聯繫在一起,所以很多釣友在實際作釣時會把所有窩子都打在草區邊上。我建議對窩點的選擇儘量多元化一些,草區、光水區、坎下、進出水口兩側、深淺交界處、明暗島附近、寬變窄窄變寬的地方等等,都可以選擇。

有句話叫做“別把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裏”,傳統釣多做窩可以説就屬於分散“投資”,選擇不同的地方打窩也屬於分散投資。

傳統釣要注意這幾件事才行,而不是​窩子越多魚越多​ 第3張

打完窩不要急着開釣,至少等上半小時再釣

都説釣魚能培養耐心,我看不是,有些人本來還挺有耐心的,學了釣魚後耐心全無,比如一到釣點就心急地打窩,不找底、不瞭解水下環境,總覺得先把窩子做下去就能先誘魚。再比如,等個半小時還沒魚訊就開始疑神疑鬼,不是懷疑浮漂沒調對就是猜測餌料不對味,各種折騰。

台釣講究誘釣結合、邊誘邊釣,需要抽窩利用餌料霧化誘魚,傳統釣多使用紅蟲蚯蚓麥子等餌,沒有霧化,用不着抽窩。我認為打下窩子後不要急着下杆,資源好、發窩快的地方,基本等個半小時左右就行,要是資源不好、魚不多,那麼建議等一個小時左右。

打下窩,等半小時或一小時再釣,這個操作有個專業名詞叫做“晾窩”,實際上這樣做並不是説魚進窩非得要這麼久,魚可能在你打下窩後的幾分鐘、十幾分鍾就進窩了,只是數量少、不怎麼敢吃食,我們等久點一是為了讓它放下警惕,二是希望它能誘來更多的魚。另外,大個體魚進窩始終比小個體魚慢,多等等才有驚喜。

傳統釣要注意這幾件事才行,而不是​窩子越多魚越多​ 第4張

玩傳統釣不要太貪心,釣幾個魚就該換位置

除非是釣魚人多,有些人在不遠處“虎視眈眈”地看着你,這種情況下沒有辦法,為了防止別人來撿現成我們只能把窩子裏的魚全釣完。

但一般情況下,是不太建議這樣做的,你把窩子裏的魚全釣上來了,這個窩很有可能就廢了,釣幾條留幾條,這樣剩下的魚又會幫你誘來更多的魚。

我的習慣:對於那些沒口的窩子不需要補窩,有口、能上魚,但釣不快、釣不多的窩子,可以把魚全釣完但釣完後記得補一些酒米。只有口多、上魚快的窩子應該重點照顧,釣幾個魚後發現口慢了就要及時補窩,補窩量不宜多,寧可多補幾次,補完後先不要釣,起碼晾個十幾分鍾。

假設打五個窩,如果只有一兩個發窩了其餘幾個一點反應都沒有的話,我是建議找個順眼的地方再打上兩個窩。如果打五個窩全不發窩,或者發窩了但釣不到幾個魚,建議跑到遠一點的地方重新做窩,發現垂釣時間不夠,把窩料減少一半打入,這樣等待時間也可少一點。

傳統釣要注意這幾件事才行,而不是​窩子越多魚越多​ 第5張

窩量投放要精準,釣餌投放不要太精準

冬季釣魚窩子要小、窩料要丟的精準,但釣餌就不一樣了,不需要丟在窩料中間,有的時候甚至建議大家釣窩邊、窩外。

原因是當魚數量少的時候,它們的吃食慾望就沒那麼強烈,而且警惕性也會比較高,不會去吃窩子中間的窩料,而是在窩邊徘徊,撿一些掉落的、零星的碎屑。還有就是大魚,大魚可能在窩邊,也可能在窩外,如果你的釣餌一直在窩子中心,那就可能無緣大魚了。

當然,一般情況下肯定是先釣窩子中心,當窩子中心沒口、口少時,我們就可以釣窩邊、窩外,以窩子為基礎周邊半米之內皆可下鈎。常見的釣法就是“拖釣”,我們先把釣餌拋到窩子前方三五十公分處,然後往回拉,拉一拉、停一停、逗一逗,若沒口繼續拉,直到拉到窩子後方三五十公分處,然後再重複(左右也是一樣操作)。

傳統釣要注意這幾件事才行,而不是​窩子越多魚越多​ 第6張

寫在最後

傳統釣雖然看似簡單,但想要玩好、玩精也絕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本人雖喜歡玩傳統釣但並不是很擅長,所以文章只能講點皮毛。

我寫這類文章的目的,一是想向更多玩台釣的人介紹這種釣法,希望大家都可以去試試;其次是為了拋磚引玉,希望高手能夠出來指點一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