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七星漂的漂數選擇技巧之我見

很多傳統新手疑惑於傳統釣的調釣問題,對於應該用幾粒星漂,水面上留幾粒,水下幾粒,有種莫名其妙的糾結。作為一個有二十幾年釣齡的傳統老釣手,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你們想得太多了。

傳統星漂作釣,要想追求吃口的靈敏,鈎小、線細、墜輕、漂靈是關鍵。墜重應略大於星漂的浮力,只要能保證鈎墜到底,就應儘量選擇輕墜和體積浮力較小的浮漂

傳統七星漂的漂數選擇技巧之我見

浮漂數量不宜過多,至於水上幾粒,水下幾粒,都是無足輕重的事情,星漂作釣,漂距一般都在兩三公分左右,上送或下拉一粒浮漂,鈎餌已經產生了兩三公分的位移。這種位移有三種情況,一種是魚頭不動,釣餌吸進嘴產生的位移,另一種是魚含餌抬頭產生的位移。最後一種是魚含餌遊向深水產生的位移。無論以上哪一種,兩三公分的位移已經足夠能保證鈎餌入口了。

既然一粒星漂上送或下拉產生的位移已經足夠判斷出鈎餌是否已入魚口,那麼要許多星漂幹什麼呢?本人常年用4至5粒星漂作釣,深水5粒,淺水4粒。上下各一粒作為定位深度,中間3至4粒判斷魚訊。

實際作釣時水下留1至3粒。釣近釣淺無風浪時,水下1、2粒足夠,水下1粒星漂送到水面,提竿肯定是正口。釣遠釣深有風浪時,水下2、3粒較好,遠處觀漂不夠清晰,魚吃口深點,提竿中魚率也高一點。

最後説説傳統懸墜的問題,我身邊的朋友,沒有一個用星漂釣懸墜的,不是調不出來,而是根本沒有必要。懸墜釣的精髓在於吃口信號傳遞準確、及時、清晰。細微的鈎餌位移,用立漂,一線半目就能看出來,此時立漂的上下位移只在幾毫米左右。但用星漂,因為漂間距大,鈎餌位移2、3公分,才能看出來一粒星漂的上送或下拉,早就失去了懸墜釣的優勢。

本地傳統多用朝天鈎,鈎墜一體,魚吃餌時,鈎餌墜同時產生位移,信號能第一時間傳遞到星漂上,如果不是要兼顧水深的話,3粒星漂效果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