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七星漂使用方法分析

傳統釣一般都是使用長竿短線、七星漂+朝天鈎,優點是裝備簡單,冬天可以釣得比較遠,可以釣草洞,可以直擊躲藏在草底的大鯽魚。

傳統釣七星漂使用方法分析

使用七星漂,調漂簡單、方便,水中行程大、使用靈活,適合新釣手入門,也被眾多老釣手喜愛。當然並不是説傳統釣不可以使用立漂,但在草洞施釣時,由於一般草洞直徑較小,線組直上直下,發生鈎掛的機率總是比星漂要多點,所以首選星漂而已。

七星漂在線組上串列,拋入水中,猶如天上的七星排列,所以稱七星漂。但七星漂並不一定是七顆,可以是七顆、六顆,也可以是四顆、五顆,也有釣友使用三顆的,因人而異,根據使用習慣和經驗而定。我一般使用六顆,習慣而已。

小時候釣魚都是乘過年過節或家裏來重要客人時,家人殺鵝宰鴨時藏幾根大毛作星漂的,現在都使用商品星漂了。市面上的星漂按形狀大致分為三種:橢圓形、流線形、圓柱形;按型號通常分為大、中、小號,也有商家細分為000號、00號、0號、1號、2號、3號等……;顏色有黃色、橙色、紅色、綠色、白色、雙色等。

同型號的星漂,根據形狀不同,浮力也不同,要根據使用者的視力、習慣、所釣水域環境和氣象情況來選擇。橢圓形星漂浮力最大,吃鉛量也大(商品星漂上都標註了吃鉛量),一般適用於水較深、釣點較遠或有風浪時候,此時一般需要重鉛,觸底快、拋投方便、精準;圓柱形星漂浮力較小,吃鉛量也小,適合視力較差的釣友,即使使用小鉛量的朝天鈎也可以使用大號的星漂;流線形的星漂浮力介於前兩者之間,性能也介於兩者之間。

同形狀的星漂,大號的浮力大,吃鉛量,所用朝天鈎鉛頭(或目困釣法的鉛墜)也要大,在方便看漂的同時,對整個線組的靈敏度有所影響。小號的浮力小,吃鉛量小,適合冬天小鈎細線,整個線組比較靈敏,但相對視力不太好的釣友或有風浪的時候看漂較困難,特別是在有風的時候釣草洞,投鈎也比較困難。中號的性能介於大號和小號之間,釣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

傳統釣七星漂使用方法分析 第2張

使用七星漂的傳統釣組,相對台釣法調漂方法相對簡單,一般都是朝天鈎直接到底,底釣鯽魚等底層魚。但如果調漂精準了,靈敏度其實一點也不比立漂差,並且同樣可以實現台釣的釣離底、釣半水、甚至釣浮等特殊情況。

實際垂釣時,根據施釣水域水深,先大致調整一下星漂位置,每顆星漂之間一般距離5-10釐米即可。當鈎墜重量大於星漂浮力,朝天鈎直接到底,此時根據水深情況,調整星漂位置,使部分星漂沒於水中,部分星漂浮於水面即可,通常是水中三顆、水面兩顆,還有一顆介於水上和水下之間。這是最簡單的調漂方法,也是最常用的,特別是入門新手,一看就會,簡單、實用,魚吃餌時漂相清晰,冬天釣鯽魚時,只要看到星漂緩慢上浮,提竿肯定有魚。

當星漂浮力略大於鈎墜重量時,即可實現台釣法的釣離底、釣半水、釣浮等功能了。方法是使用重量小於星漂浮力的鈎墜,在線組的下端增加台釣中的太空豆和鉛皮座等配件,通過增減鉛皮的用量來使線組實現水中的平衡,再通過調整星漂的位置實現釣底、釣離底、釣浮。

實現方法如下:

一、在魚線上正常穿制七星漂,上端製作竿梢接頭。

二、在下端穿一顆太空豆,穿上鉛皮座,再穿一顆太空豆,繫上朝天鈎或八字環(快速子線夾)。

三、裹上鉛皮,入水調試,視情增減鉛皮(一般根據星漂標註的吃鉛情況,適當多裹點,再逐步剪少)。

通線直接系朝天鈎時,通過減少鉛皮,調至鈎離底,星漂只露1顆在水面。釣底時,根據水深調整星漂位置,當星漂有2顆以上露出水面時,即表示鈎已到底。向下調整星漂位置即可實現釣離底、釣半水,直至釣浮,此時水面始終只露1顆星漂。

傳統釣七星漂使用方法分析 第3張

系八字環或快速子線夾時,可實現主線、子線分離。調試時,鉛皮座上裹上鉛皮,繫上朝天鈎(最好單鈎),通過減少鉛皮,調至水面只露1顆星漂;此時線組狀態和前述相似,同樣可以實現釣離底、釣半水和釣浮。此後應解去朝天鈎,測試一下星漂和鉛皮座的平衡度,即看看不帶鈎時,八字環或快速子線夾離底,星漂實際露出水面幾顆,在實際垂釣時,當星漂露出水面的數目超出此數,則可能鉛墜已經躺底了。

以上是傳統釣中對七星漂的選擇和使用方法,如有不妥,歡迎各位大俠指正。

本站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