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分析調漂技巧之基礎知識(下)

《瞭解漂、鉛、鈎之間那些事兒,調漂才更得心應手!(二)》

大家好,我是釣魚之家釣友“天空中最帥的星”,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在介紹浮漂、鉛墜、魚鈎的作用時多次提到了一個關鍵詞——“拉直”,為何要強調這個詞呢,因為我們在台釣調漂時,無論你是釣遲鈍,還是釣靈敏,想實現信號的足夠真實、不滯後,那麼首選浮漂與鉛墜之間這段主線一定要保持垂直,並且沒有彎曲,只有這樣魚在拉動主線時信號的傳遞才不會被彎曲或傾斜的主線所幹擾。或許有人説,如果我想釣鈍,主線彎曲不正好達到我的目的嗎?錯,因為通過主線彎曲或傾斜所實現的遲鈍是我們不好掌控的,即便釣效好也可以理解為歪打正着。在同一條線組中的遲鈍和靈敏之間的變換,我們可以理解為是通過改變餌料或者説通過子線在水中的狀態來實現的,子線垂直並拉直則靈敏(餌觸底或懸浮),子線彎曲則鈍(單餌或雙餌躺底),子線躺底則更鈍(鉛墜觸底或躺底),而浮漂的目數只是這種狀態的一種體現罷了(再次強調一下“在同一條線組中”)。綜上所述,那條線必須被拉直,那條線何時該彎曲或者何時該被拉直,對於我們的台釣調漂來説是十分重要的!至於通過控制浮漂的浮力來抑制走水,通過改變鉛墜的位置或重量來改變釣法等等,都需要先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正所謂“基礎穩,釣的準”!

簡單分析調漂技巧之基礎知識(下)

那麼,我們如何來理解調目和釣目呢(調四釣二走天下的釣友請忽略)?我們通過實驗來理解它們(請各位大開腦洞):

實驗一、相同的釣組A和B,A調漂是調8釣2(調高釣低),B調3釣2,假設該兩組釣組均上餌觸底下餌躺底(餌重>6目)。我們已知鈎餌相同,水下狀態相同,浮漂同款而不同調目,可以得到結論是A鉛比B鉛要輕5目的重量(8-3=5)。當魚咬A鈎拉動魚鈎帶動子線→主線→浮漂下頓時,所需要克服浮漂的上浮力為6目浮力,而咬B鈎所需要克服的上浮力為1目浮力,送漂可反推。誰更有利應對輕口,誰更有利應對快口就不言而喻了吧。

簡單分析調漂技巧之基礎知識(下) 第2張

實驗二、兩條線組,分別用A號鈎與B號鈎施釣,假設A號鈎重量是B號鈎的二倍(A>B)。我們將漂目設為調5釣2,雙餌狀態同樣控制為下餌躺底、上餌觸底,在餌重相同(或相近)、浮漂相同而鈎重不同時,因為都是調5釣2,所以只有改變鉛墜重量才能得到相同的漂目,已知A鈎重>B鈎重,故A鉛<B鉛重量(A鈎比B鈎多出的重量被從鉛上扣除)。當魚吃A鈎時為了客服浮漂的上浮力所需要拉動浮漂的力量=整支浮漂扣除2釣目後的剩餘浮力—鉛重(如釣一鈎懸浮的話則將該鈎重加入鉛重之中),因為已知A鉛重B,這就是在相同環境相同組合相同釣目而用小鈎卻比大鈎更容易釣輕口和猾口魚的原因(生口除外),也可以通過該實驗推理出為何調低釣高往往比調高釣低更適合釣輕口猾口魚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鈎不擋口的前提下)。

簡單分析調漂技巧之基礎知識(下) 第3張

通過以上兩個實驗可以看出,有時靈敏與調漂目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並不是調高釣低目就一定靈,如果魚口弱,魚反而克服不了漂的浮力並拉動它,浮漂雖然一觸即發可魚卻觸不動它,最典型的特點是浮漂只輕微浮動而無清晰吃口(如果線組過粗也有該特點)。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魚雖然把餌吞入口中,還沒等咬牢,魚鈎就被過大的浮漂多餘的浮力所拉出,同造成有口卻不中魚的另一種現象。以上可能初看起來不容易被理解,但多看幾遍瞭解了這種漂、鉛、鈎之間的邏輯關係後,相信你會對台釣調漂有更深一個層面的領悟。

本站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