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還沒有好好看一看春天,春天就就要離我們而去了。昨日一場大雨,無情摧殘着晚春的花朵,早晨一看,落紅萬點,彷彿樹上的花跑到草上、地上,跑到了土裏。樹變得越發綠油油了,繁花似錦的春天正被綠樹成蔭的夏天取代。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小區的溪流裏,魚兒已不再嬉鬧,睡蓮的葉子成了他們的晴雨傘,水邊聳立的菖蒲好像他們的衞士,產卵後的魚兒優哉遊哉。三年前我曾經放生不少的野生鯽魚在這裏,也不知長大沒有。有一天當我心血來潮想釣上來看看的時候,保安客氣地告訴我:這裏不許垂釣。祈禱這裏的魚們平安吧。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2張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3張
綠色代表和平,代表友誼。在這個散發熱情的四月天,總是有朋友相約踏青,釣魚,吃飯,打牌,敍舊。半個月前,以前的同事小徐就約我到鄉下一聚,時間定在4月17日。從一開始,就和我反覆確認,生怕我爽約,影響他請的其他朋友。週一看了天氣預報,週六有大雨,週日是個多雲轉陰的天氣,便和他約定了,他負責開車接我,早晨8點出發,其他的我也沒問,畢竟是一次老朋友的小聚,友誼第一,釣魚第二嘛。 【參數】 時間:2016年4月17日星期天上午 地點:浦口一鄉下散養塘 路程:單程50公里 人物:我和六個朋友 天氣:多雲轉陰,12——22°C 釣法:傳統釣 釣具:13米手竿,3米0.8號通線,七星漂,5號伊豆倒刺單鈎,加墜 窩料:酒米+鴨飼料 餌料:蚯蚓 【過程】 早晨8點,小徐來電話,已到小區門口。我拿了一支13米魚竿,拎着一個塑料桶就下樓了。基本裝備都在塑料桶裏,不會弄髒後備箱。七個人兩輛車,開了50分鐘到達浦口與安徽交界的一個鄉村。車子停好,各人拎着魚具又在泥濘的小路走了10分鐘,才來到一個大水塘。水塘是小徐朋友十年前開挖的,從來也沒有抽乾過。據説你們的魚不少,也有大物出沒。裏面的魚從來不喂,食物來自養鴨子的鴨糞,下面照片上藍色的棚子就是建在水上的鴨舍。 到達釣點,大家紛紛拿着魚竿,新買的線組、酒米、蚯蚓,各自找心儀的釣位開戰。我是先問了一下塘的深淺,向塘主要了一些鴨飼料,到向陽的一面,做了一個重窩,窩料是一份酒米+兩份鴨飼料,窩點正對藍色鴨舍,離岸10米,水深大約1.4米。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4張
對面有三個朋友在垂釣。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5張
右邊是一片茶園,有幾個老鄉在採茶,應該叫雨前茶吧。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6張
身後的油菜已經籽粒飽滿了。在我的右邊還有三位朋友,一邊釣魚一邊説笑,因為太近,沒有拍照。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7張
十分鐘以後,大家陸陸續續上魚,但多數是餐條和翹嘴,這類魚嗅覺靈敏,動作迅捷,總是扮演急先鋒。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8張
這條餐條絕對有一兩以上,足以見證魚塘的年代久遠。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9張
這樣的餐條至少釣了有20尾,而且都是像鯽魚一樣的送漂。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0張
在與餐條翹嘴糾纏了近20分鐘之後,發現窩子裏出現了密密的魚泡,鯽魚開始連竿了。第一尾就是半斤以上的大板子,白白淨淨,十分可人。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1張
大多數都在二三兩左右,一條一條提着不停,惹得右邊三個兄弟咬牙切齒。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2張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3張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4張
釣到小一點的,就直接放生。這一尾不老實,從手上跳下去,差點自投羅網。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5張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6張
旁邊的朋友還在和餐條翹嘴戰鬥,難得釣到像樣的鯽魚。讓他們用鴨飼料續窩,他們不幹,堅持了不一會就收竿打牌去了。 他們不上鯽魚,我是繼續狂拉。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7張
偶爾也會有翹嘴光顧,那是鴨飼料霧化的作用。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8張
當魚種單一以後,釣魚也就少了些許驚喜,動作也會機械起來。不説了,還是看看圖片吧。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19張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20張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21張
整理魚線的時候,發現線上掛滿了粘液,再看看魚窩,細密的魚泡更多了,以我的判斷,是窩料霧化招來了鰱魚。堅持釣了一會,七星漂已沒有動靜,看看時間已經11點半,收竿打牌去吧。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22張


魚護是沉甸甸的,估計四五斤魚吧,比旁邊三個兄弟的總和還要多不少。

因地制宜,滿載而歸 第23張


【小結】 老鄉養魚是實在的,也是生態的。水塘養鴨子,鴨糞繁育了水裏的藻類和小動物,這些都成了魚的食物來源。餵鴨子的飼料落到水裏,本身就成了魚的飼料。長期餵養鴨子,必然使魚對鴨飼料產生依賴,用鴨飼料當窩料,誘魚效果一定會好於其他窩料。如果是台釣,將鴨飼料摻進商品餌,一定可以釣到大物。所以到一個陌生水域,多觀察魚的食物來源,投其所好,是增加漁獲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