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不同價位的浮漂有什麼區別

我們該不該擁有一隻好的浮漂,或者換句話説一支好的浮漂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其實關於浮漂的文章已經有很多,諸如浮漂的種類與特性,怎樣調漂等等,個人認為在所有關於釣魚的裝備裏面,只有浮漂是具有“生命”的,同時它也充當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幾塊錢的還是幾百塊的都是如此,價格有不同,在垂釣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卻是不分貴賤。

漫談不同價位的浮漂有什麼區別

那麼幾塊錢的浮漂和幾百塊的浮漂到底有沒有區別,在調釣相同的情況下靈敏度又是否相同呢?答案是必然的,兩者之間肯定有區別,而且在調釣得當的情況下靈敏度也不可能完全一樣,要不然就不會有一份價格一分貨之説。

好浮漂與差浮漂之間最基本的區別在於材質,我們都知道浮漂的材質大體分為孔雀羽、巴爾杉木、蘆葦、納米等。每一種材質都有其無法替代的特點,這些材質的本身就有價格高低之分,同時還得和加工難易聯繫起來。

拿孔雀羽來説,一隻好的羽毛浮漂,首先它的原材料收集過來就得先在倉庫上放上幾年(稱之為陰乾),目的是蒸發多餘的水分,使之加工成浮漂後更穩定。孔雀羽分去殼和不去殼兩種,通常來説去殼的孔雀羽浮力更大一些,當然對於工藝要求也更高,去殼孔雀羽需要2瓣、4瓣、6瓣等拼接而成(目前最多是6瓣)。去殼孔雀羽本來自身的直徑就不大,況且陰乾幾年後體積還要縮小,所以要製造一隻大直徑的羽毛浮漂首先在原材料的選擇上就比較苛刻,對於制漂師傅的工藝要求也非常高,其成本也就可想而知了。

除了材質之外就是做工,這也是最直觀能夠反映出浮漂價值的,比如塗裝,好的浮漂顏色就會醒目一些,漂尾每一格每一目之間都界限鮮明。

再有就是同心度,好的浮漂,漂腳漂身漂尾都在一條直線上或者接近一條直線。檢查的方法是一手輕託漂身一手旋轉漂腳,從漂腳向漂尾看,漂尾旋轉的弧度越大説明同心度越低,如果漂尾旋轉幾乎是一個點就説明同心度非常好。

有的釣友認為只要魚開口了,浮漂都能出現信號,這點是對的,但浮漂的反應也分很多種,比如點動、頓口、陰漂。

在釣大魚的時候或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咬一口不管吃鉛多少都是黑漂,但是釣鯽魚呢?滑魚?好漂本身就能排除一些雜亂的信號,頓口出的漂亮、真實,遇到小鯽魚、滑魚,開口小開口弱照樣能夠反映出來且信號不滯後。

還有一點,做工越差的浮漂漆水就越差,漆水越差就會直接影響到使用壽命,是否吃水等等,一隻吃飽了水的浮漂還談什麼靈敏度。

差的浮漂當然也能用,有的時候也能狂拉,但是得分魚情,等分地方。像夏天的時候對於浮漂本身的靈敏度就沒有多少講究(重在調釣),再比如釣大魚,就像前面説的,幾斤的魚不管什麼品種過來一口還不是黑漂,大可以用5塊一隻的(好漂拉走還心疼)。但是換了競技池、黑坑老滑魚、野河道的麻將鯽等,浮漂的好壞就體現出來了,不單要談靈敏度,還得談穩定性,浮漂出現動作的真實性等。

浮漂的價格雖然決定着他的檔次,但也是有章可循的。

0——30屬於低端浮漂,適合新人練手。

30——80屬於中等浮漂,適合夏季、野釣、生口魚等一般魚情。

80——120屬於較高等浮漂,適合大部分魚情(黑坑老魚滑魚均適用)。

120——300屬於高端浮漂,多用於對作釣要求比較高的釣友,黑坑競技比較常用。

300以上屬於收藏品,這類浮漂多出自名人大師之手,不是製作工藝極高就是已經絕版了的,對於釣魚自然不成問題,但收藏價值更高,故不推薦,只限於土豪或者嚴重發燒級釣友使用。

很多人覺得浮漂從一開始的鴨毛、塑料(只是一個傳遞信號的工具)演變成現在的羽毛、納米(工藝品、收藏品),價格也從原來的幾毛到如今的幾百幾千,表示不理解。其實一隻幾百上千的浮漂真的值這個價格,如果你自己會製作浮漂你就會明白要做出一隻高品質的浮漂,材料與技術缺一不可,還得有足夠的耐心與充足的時間。

如果你真的懂得解讀浮漂,你就會明白,一隻高價浮漂不單單只是穩定、靈敏,更多的是制漂人智慧、汗水與心血的結晶,它是被注入了靈魂的,是具有生命的。每一個人的看法不同造就了相互的不理解,用200塊錢浮漂的人不要笑話用5塊錢浮漂的人沒追求,同樣的用5塊錢浮漂的人也不必感歎用200塊錢浮漂的人不懂性價比。每一隻浮漂都值得被肯定,每一個人都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