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釣脱鈎跑魚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初冬季節,對於北方釣友來説已是冰寒料峭、大雪紛飛的季節,此時河面已冰凍三尺,只有冰釣或者大棚黑坑釣,但對南方釣友來説正是上板鯽的黃金季節。在釣魚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脱鈎跑魚的現象,這無疑會影釣友釣魚的心情。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有什麼辦法解決這一問題呢?本文從主觀因素和外部客觀因素兩個方面分析脱鈎跑魚的影響因素。

冬釣脱鈎跑魚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一方面從釣友主觀因素分析。冬釣脱鈎跑魚與釣友配置的線組不合理、用餌不合適、遛魚技巧欠缺等因素相關。

1、線組配置不合理。線組包括魚線、魚鈎、魚漂、鉛墜等。在垂釣前要搞清楚你釣的對象魚,要根據對象魚的大小配置合適的線組。如冬釣半斤以下的鯽魚,用0.4-0.6的線就夠了,線太細了,增加了脱鈎跑魚的風險,線太粗了,鯽魚容易發現,不易上鈎。用鈎也是一樣,如果選擇的魚鈎太小,魚咬鈎時就會鈎得較淺,容易脱鈎跑魚。魚鈎太大,魚吞不進去,也難有吃口。選擇魚鈎時我們記住一個公式,即魚鈎鈎門是對象魚的三分之一寬就可以了。用漂、用墜道理相同,過靈,魚訊太明顯,常常提竿過早;過鈍,魚咬鈎反應遲緩,這些都會引起脱鈎跑魚。因此,釣友在配置線組時要根據對象魚的大小輕重,合理配置;對於初學者來説最好在資深釣友的幫助下一起完成,以免在釣魚時出現脱鈎跑魚的現象而追悔莫及。

2、用餌不合適。脱鈎跑魚與用餌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掛餌時,餌搓得太長,魚僅僅咬住鈎外面的部分,而沒有將整個餌料吸入口中;餌搓得太大,魚吸食困難,雖浮漂動作明顯,但難以中魚;魚餌製作太硬,魚咬鈎後鈎刺入魚嘴的程度會很輕。以上因素都是脱鈎跑魚的因素之一。因此我們在配餌時儘量宜散不宜黏,宜軟不宜硬,用餌時儘可能按照對象魚魚口的大小進行搓餌或拉餌。

冬釣脱鈎跑魚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第2張

3、遛魚技巧欠缺。許多釣魚新手在上魚的第一時間,由於心情激動,加大了提竿的力度,不管是大魚小魚,只要浮漂一有動作,馬上大力提竿,殊不知,冬季魚嘴特別脆弱,用力過猛,很容易鈎破魚嘴,出現脱鈎跑魚的現象。就算有一些釣魚老手,在遇到稍大的魚時由於激動,總想直接將魚提出水面。在與魚的較量過程中,魚見光受驚後拼命掙扎,幾經周旋最終也是脱鈎跑魚。因此,在釣到大魚後,應將魚在水面多遛一會兒,待到魚兒體力耗盡再提不遲。

另一方面,再從外部客觀因素分析。水情魚情、漁具質量及水底環境的不同往往也容易導致脱鈎跑魚。

1、不瞭解水情魚情。每次出釣,我們所釣對象魚要根據水情魚情而變,不能一層不變。如我們去運河釣魚,雖然目標是小鯽魚,但十有八九遇到大鯉魚,這樣脱鈎跑魚就在所難免了。因此我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最好向周邊釣友仔細詢問相關的水情魚情,再根據情況適時調整。

2、漁具質量欠佳。冬釣特別是在遇到大鯉魚時,鯉魚在水中的力量是其體重的5倍之多,此時由於魚竿質量欠佳或者魚線脆弱,幾經周折,魚竿出現斷裂,最終脱鈎跑魚。因此我們在購買漁具時最好進行拉力值測試,對漁具提前有一個深入瞭解,這樣可以減少脱鈎跑魚的機率。另外,漁具長期不用,需要經常進行保養,儘可能減少因漁具老化而出現的脱鈎跑魚現象。對時間久遠的漁具應棄之不用。

冬釣脱鈎跑魚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第3張

3、水底環境複雜。複雜的水底環境容易藏魚,也容易掛底,特別是冬釣遇到狡猾的鯉魚時,在中魚的一瞬間,鯉魚快速向水底樹樁或石縫中猛鑽,此時操作不當,容易脱鈎跑魚。因此在遇到水底環境複雜時,儘可能遛魚至開闊地進行操作。如總是掛底跑魚應更換釣點,另尋釣位。

綜上所述,釣友在出釣時應多方面綜合考慮脱鈎跑魚的因素,提前“打打預防針”,不要因為脱鈎跑魚影響了自己的心情。

本站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