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守候大魚時依據季節變化選擇釣位

眾多釣友都喜歡大魚,時不時的都會安排自己守候一次大魚。守候大魚釣友們一定要準備得當,守候大魚一般都至少是在24小時。出於體力和安全的考慮,要是在沒有固定的休息地方和沒有充足的食物補給,建議守釣還是不要超過48小時呢。釣友在出釣前10天就應該觀察好近期的天氣變化,確定天氣近期不惡劣,再確定釣程

野釣守候大魚時依據季節變化選擇釣位

民間流傳着“節令變,口難看;月圓夜,魚要歇”的俗語,即在陰曆節氣到來的前後兩天不適宜垂釣,筆者對此深有感觸。通常情況下,月圓夜,節令時,我是不會出釣的,這也是我多年垂釣總結出來的經驗。總之,釣者應儘量避免在這樣的日子出釣。

大中型水庫水面大,大魚的密度型對較小,如果守釣時間過短,很可能收竿走人時魚還沒進窩,而人剛走,大魚卻進窩了。筆者就有過好幾次這樣的經歷,所謂“前人砸窩,後人收穫”就是這個道理。

釣者如果能夠在出行前聯繫熟絡的釣友接手重窩補窩垂釣,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若干年前,我曾與釣友們在某中型水庫搭台持續重窩守釣,我們五人輪流守釣一週,共收穫12尾大魚,過癮至極。

東北地區的水庫通常是在兩山之間築壩蓄水,水位最深處通常在壩前30-50米的位置,壩根水位往往更深,不利於手竿垂釣。因此,我通常選擇在距離壩東側幾十米的拐彎處做窩,這樣的位置既不會過深,又不會離深水太遠,打下重窩後,藏匿於深水的大魚便會循香而來。

之所以選擇大壩東側,是因為在東北的夏秋季節,最常刮西南風和南風,偶爾刮西北風,這樣一來,位於壩東側的釣位便順利成章地成了下風頭,一些隨風而來的食物會聚集於此,成為魚類經常光顧的攝食場所。

選 窩時,筆者通常選擇稍平坦的石岸形成的山尖、水下有石塊聚集的地方,雖説偶爾會掛底,但這樣的位置通常是大型魚類藏匿和覓食的首選區域,中魚機率會有所提 升。此外,釣者還可以到水庫的泄洪渠找釣位。泄洪渠一般為寬度不大的河道,魚的密度相對大庫來説比較集中,河道兩側往往蒲草蘆葦叢生,滋生了許多螺、蝦、 小魚和昆蟲,是巨物經常光顧的釣點。釣者如果能連續幾天重窩守釣,必定會有不凡的收穫。

此外,民間流傳的“七上八下”的説法很有道理—— 農曆七月前,大魚會因產卵後補充體力等原因靠近淺水覓食,而到了八月份,氣温較高,水庫因大雨、放水等原因導致水深經常發生變化,加之夏天是大中型水庫頻 繁捕魚的季節,狡猾的大魚會被迫躲到深水區。可見,我們選擇釣位時必須考慮季節、水情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