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漂相?一篇文章説明白

魚在咬鈎後牽動魚鈎,進而牽動浮漂,使浮漂產生上升、下沉等活動,為釣魚人傳遞魚咬鈎的情況,釣魚人根據浮漂的動作判斷提竿的時機,這個浮漂的動作就是漂相。

浮漂的漂相大體可以分為上升和下沉兩大類。上升和下沉因為速度、幅度、力度不同,又會分出多種形態。例如下沉有黑漂、大送漂、小送漂、點漂等等。魚咬鈎前後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漂相,影響這些漂相的因素是什麼呢?掌握了這裏面的緣由,對於我們觀漂提竿會有很大幫助。

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漂相?一篇文章説明白

在我看來各種漂相是線組、水情、魚情和天氣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接下來我們一個個分析。

線組對漂相的影響

在釣靈時,線組的靈敏程度對於下頓的漂相有影響。在釣靈時,如果有魚咬鈎,此時鈎餌輕觸底,魚兒咬鈎後會牽動線組,線組受到向下的牽引力,浮漂就會下沉。魚兒咬鈎吞餌迅速有力,如果使用的是小號浮漂、細漂尾,那麼浮漂就會迅速下頓。但如果是釣頓,雙鈎都卧底,子線就會鬆弛地懸在水中,無法繃直,釣得越鈍,魚線越鬆弛,就越難以出現下頓的漂相,而會出現送漂或者黑漂的情況。

除了浮漂、魚線,魚餌也會影響漂相,使用蚯蚓垂釣,這種影響最為明顯。使用蚯蚓垂釣時,魚兒咬鈎動作大,信號明顯,浮漂的動作也大,無論出現的漂相是送漂還是黑漂,其幅度都比較大,方便我們看漂和提竿。如果是用商品餌或者面餌搓成小餌求垂釣,魚吃餌時就會不斷吸食,動作偏小,漂相的幅度也小, 不方便觀察,如果不注意就會錯過提竿時機。如果釣的是小魚,魚口小,餌團過大,魚兒無法吞入口,就會不斷吸食餌料,餌不咬鈎,產生點漂的情況,此時提竿鈎上卻沒有魚。

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漂相?一篇文章説明白 第2張

水情、魚情對漂相的影響

水情會影響到水中的魚,水情不同引起魚情的不同,對於漂相的影響也就不同。

不同水域的影響

黑坑釣和野釣不同,在黑坑和野釣中不同的水域也不同。

在黑坑中,不同的魚塘,裏面的魚密度不同,來源不同,養殖方式不同,對於漂相都會有影響。在大多數黑坑中,有魚咬鈎,在浮漂有動作的一瞬間就提竿,快速釣魚,這類似於在競技比賽中釣魚。而如果黑坑中魚密度高,平均到每條魚的食物就少,魚為了吃飽就會搶食,吃餌兇猛,咬鈎後浮漂下頓明顯,甚至於在餌料還沒有到底時就有魚搶食,產生截口,所以如果在密度大的池塘垂釣,在鈎餌下降過程中如果浮漂出現不正常的動作,例如站立遲緩,下降加速、停止、上頂是就要立刻提竿。

野釣和黑坑中的漂相又不同。野外水域的特點是水廣魚稀,且魚的力氣大,警惕性高,吃餌謹慎。野生的魚警惕性高,碰到餌料不會直接吃,而是會在餌料周圍不斷試探,確定沒有危險後才會一口吞下,所以在浮漂有動作時不要立即提竿,等到魚吞餌抬頭或者遊動後再提竿。這時的漂相是比較勻速的下降、上升或者領漂,不再是突然的一頓。出現這樣的漂相基本可以確定,魚兒已經把餌料吞入口中。另外要注意,野釣小雜魚多,如果看到浮漂有動作就提竿,那一天下來胳膊恐怕就累廢了。

不同的垂釣水域,水情不同,引起的魚情也是千差萬別,反映出來的漂相也是複雜多變,釣友們思維不要僵化,也要多變一變。

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漂相?一篇文章説明白 第3張

魚的種類、大小的影響

魚的品種、大小不同,其吃餌的方式、力度也不同,反應出來的漂相自然也不一樣。例如草魚、鮎魚、黃顙口腔大、吃餌孟以黑漂居多;鯽魚、鯉魚是底層魚,吃餌慢,咬鈎後會抬頭調整身體保持平衡,就會出現送漂,如果個體大幅度就大,出現大送漂,如果是小鯽魚力氣小幅度小,出現的就是小送漂;小雜魚信號雜亂難以區分,和鯽魚的漂相相比,鯽魚漂相沉穩緩慢,浮漂移動速度比較平均,釣友們多家聯繫也能很好的分辨出是小雜魚還是鯽魚。

水情的影響

肥水和瘦水中的魚的漂相不同。肥水中食物多,魚兒不缺吃的,碰到餌料不會着急,吃餌輕微浮漂動作小;瘦水中魚比較飢餓,碰到食物就想吃,吃餌兇猛,浮漂動作迅速、幅度大。

在淺水、清水中,水中可見度高,魚兒沒有安全感,吃餌迅速,吃完就跑,容易出現黑漂;在深水或者渾水中,魚兒感覺比較安全,吃餌緩慢,送漂偏多。

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漂相?一篇文章説明白 第4張

天氣對漂相的影響

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不同的時間段也會影響浮漂的動作。氣温舒適,水中溶氧量高,魚兒活躍,吃餌猛,浮漂的動作大,會出現黑漂、送漂;如果温度、氣壓發生變化,會導致泳層上移,魚兒在咬鈎之後向上遊動,產生送漂;如果温度太低、太高,或者氣壓太低,魚兒不舒服不願意活動,吃餌力氣小,浮漂的動作就小,例如在冬季,浮漂動作很小,基本不會出現送漂、黑漂。

漂相多種多樣,各種漂相的形成不是一種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們在實際釣魚時要充分了解垂釣水域的水情、魚情和天氣情況,分析多種原因,找出影響漂相成因的主要因素。

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漂相?一篇文章説明白 第5張

漂相對於釣魚的影響

漂相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於天氣、氣温、氣壓等環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對於線組、餌料等因素影響的漂相可以改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調控漂相,讓漂相變得有一定的規律,方便我們觀察和掌握。

例如在實際垂釣中,如果重用重鉛墜,不好觀察漂相,就可以改為輕鉛墜,這就可能將點動的漂相改為送漂或黑漂;使用星漂垂釣,可以將縮短子線,出現送漂;台釣時可以採用釣鈍的方法或者在子線上加小鉛墜,容易產生送漂的效果;如果喜歡黑漂,可以在星漂沉底釣時加長子線或使用通心墜。

另外,當浮漂動作輕微,漂相不容易觀察時,可以改變釣組,讓漂相幅度大一些,方便掌控。例如在氣温低時,魚口輕浮漂動作小,此時就可以選擇小漂、細線,增加釣組靈敏度,使浮漂漂相更加明顯。

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漂相?一篇文章説明白 第6張

之所以説這些漂相的知識,就是為了釣魚服務的,掌握了漂相的知識,才能知道浮漂有動作時,是不是魚在咬鈎,在什麼時間提竿才會把魚釣上來雖然漂相很多,但是抓漂相提竿還是有一個共同規律的:在浮漂有動作,且正處於動作進行時提竿,基本都能釣到魚。這個浮漂的動作是一個過程,對於黑漂、大送漂,這個過程比較長容易把握,而對於小魚咬鈎浮漂動作小,時間短,這就很難把握了。所以在垂釣時,觀漂、提竿需要眼、腦、手的配合,這沒有什麼技巧,需要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