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温變低,魚口變輕,漂相莫等“大頓口”,這些漂相小,全都有效

氣温低,會導致魚類的活性下降,進食的力度變得比較輕,開口幅度也會變小,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輕口。輕口並非魚不進食,只是魚被凍得張不開嘴而已,所以温度低,魚情一定是變輕的。不過對於釣鯽魚來説影響並不大,因為鯽魚全年都可以正常進食,隨着氣温的變低,逐漸開始抓小漂相,甚至可以説,小漂相從秋末初冬開始,一直會持續到來年的早春階段

氣温變低,魚口變輕,漂相莫等“大頓口”,這些漂相小,全都有效

漂相的大小,其實跟魚進食的力度有莫大關係,所以到了低温季節,不用等着大漂相了,抓小動作成了常態。而且經驗告訴我們,越是較大的漂相,此時中魚率反而不高,因為較大幅度的漂相往往是魚蹭線等原因造成的。比如説釣鯽魚,在水温正常的季節時,鯽魚進食之後會有個抬頭的動作,然後遊走。鯽魚抬頭之後會跟浮漂一起“分擔”鉛墜的重量,從而出現頂漂的現象,抓頂漂往往會有極高的中魚率。但是到了低温季節時,鯽魚進食之後的抬頭動作往往是被省略的,而且有原地進食的習慣,導致頂漂很少出現。所以越是幅度大的頂漂,幾乎都不是鯽魚進食造成的。

氣温變低,魚口變輕,漂相莫等“大頓口”,這些漂相小,全都有效 第2張

抓小漂相,那應該抓哪些漂相呢?首先就是注意小頓口,當鯽魚張開嘴巴,把鈎餌吸入口中時,因為拉動的釣組的緣故,會出現頓口的漂相,魚進食動作越大,頓口越是明顯。所以低温季節時,因為鯽魚的進食動作變得比較輕微,頓口往往都比較小。這是非常有效的漂相,有極高的中魚率。在水温正常的季節時,鯽魚依然有頓口的漂相,但是出現時間較短,一般是下頓之後就頂漂,所以抓頓口的時機不容易把握,不如抓頂漂方便。當魚口輕時,頓口雖然輕微,但是魚吐鈎動作也會變慢,所以這麼輕微的動作提竿,也會有極高的中魚率。所以當出現小頓口時,果斷提竿,不用再等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大漂相。

氣温變低,魚口變輕,漂相莫等“大頓口”,這些漂相小,全都有效 第3張

魚進食特點或者進食習慣的不同,會造成不同的漂相。比如鯉魚,鯉魚發現餌料之後會吞掉,只有繼續貼底進食,所以漂相幾乎都是黑漂甚至是斜漂。草魚會咬住餌料拉扯的習慣,所以也多黑漂和斜漂,尤其是在釣草時提竿時機可以稍晚,這樣才能確保魚鈎是在草魚口中的。青魚體型大,漂相反而比較沉穩,漂相併不那麼誇張,這是因為青魚有在原地進食的習慣,這可能跟在水中沒有天敵有一定的關係。到了低温季節時,多數魚類已經停口,鯽魚開始變得沒有“競爭對手”,所以吃鈎也會變得比較沉穩,並且開始有原地進食的習慣,這時候漂相就會出現持續的上下點動,這也是有效漂相,而且出現這種漂相時,往往鯽魚的體型不小。

氣温變低,魚口變輕,漂相莫等“大頓口”,這些漂相小,全都有效 第4張

除了上下點動,其實還有左右晃動的漂相出現。原因可能有兩點,第一是餌料、魚鈎大小不合適,鯽魚不能順利就餌。這就需要注意魚鈎要小,而且比較輕,餌團要小還要小比重,這樣鈎餌的總重量會比較輕,鯽魚就餌會輕鬆很多。第二種可能是魚鈎已經進入口中,但是鯽魚吐鈎困難,因為氣温低的原因,不但進食動作輕,吐鈎也變得比較無力。所以這種漂相也是可以提竿的,這也是非常有效的漂相。所以低温季節釣鯽魚,抓各種小動作就蠻好。其實還有一點,為了確保鈎餌好入口,在調漂上是不能釣靈的,這也會造成漂相多是小動作。

氣温變低,魚口變輕,漂相莫等“大頓口”,這些漂相小,全都有效 第5張

總之,小頓口、上下點動、左右晃動,這些看起來好像雜魚鬧鈎的漂相,在低温季節釣鯽魚時都是有效漂相。所以要注意,竿不離手,眼不離漂,仔細留意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