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棚是什麼意思 浮游磯釣釣棚選取技巧 設置原則

1:釣棚是什麼意思

釣棚是指磯釣中從浮標的固定點到釣組最下邊一隻鈎的釣線長度亦即垂釣層次、水深,簡單的説就是全釣組的長度,它跟魚的泳層是息息相關的。



釣棚是什麼意思 浮游磯釣釣棚選取技巧 設置原則
釣棚是什麼意思

2:釣棚和泳層的關係

有很多釣了大半生魚的人,仍然沒有認識到釣棚及泳層的問題,他們只顧千篇一律把鈎子掛上魚餌,然後習慣地固定釣組的長度,投入水中便開始磯釣。可能是以前這副釣組的長度令他釣過大魚,所以自此就不斷採用。需知道就算在同一地方,海是不斷地變,有風向大小、水流方向、潮水漲退及温度的差別,這種種因素都會改變了魚的泳層。我大膽地舉出實例,大家都知道鱲魚一般的習慣是靠海底棲身,但是近年來魚排上不是很多朋友見到鱲魚在水面遊過,甚至留在魚排的屋下,用肉眼也可以看到。那大家應該相信魚是會在不同的情況下走到不同的泳層啦!

釣棚是什麼意思 浮游磯釣釣棚選取技巧 設置原則 第2張
釣棚和泳層的關係



3:釣棚為什麼會變化

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度的影響,簡單來説就是魚會因不同氣温下改變泳層,得寸進尺者認為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當越瞭解魚類,就會知道魚也是動物,它們會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棲身地。天氣太冷我們為了保温就會穿較厚的衣服,而太熱時我們也會找陰涼的地方,這是身體在不同的情況下叫我們作適當的調節;而魚的側線,也有探測温度的功能,所以也知道那種温度才適合自己。而第二個更有建築性的原因是我們知道魚的一生只為了兩件事,一就是要繁殖性下一代,其二就是為了找食物。在夏天水面的餌料生物特別多,所以很多小魚都會走出水面覓食,而專門追捕小魚的魚類就會在夏天走到離岸不遠水面來。就好像吞拿魚等魚類,它們在夏季很多時為了追捕小魚,而在離岸海面8至10公尺處活動,這是拖釣盧亞和磯釣標準釣棚了。我們也因此而得知夏天釣水面魚的釣棚了。而在冬季,因為水面沒有小生物作小魚的食糧,又因東北風的洶湧,令到小魚都走到深海去,所以夏天的捕食者在這種情況下改變泳層。當中有經驗的釣友都知道,其實在冬季小魚真是不多,所以很多魚都只選擇在夏天大量進食,而冬季就如冬眠一樣,只留在深海,少活動和少覓食,就這個理論,我們應該可以瞭解到石斑等魚為何只會在夏天才會釣到。其實這個論點可以從養魚排的餵食習慣去理解,很多魚排排主只會在夏天而靚流水下才會餵魚,而冬天餵魚情況就很少了。這是小弟追問專業養魚的排主才知道的,不過當中所指的就只有魚排慣養的石斑等為主。

釣棚是什麼意思 浮游磯釣釣棚選取技巧 設置原則 第3張
釣棚為什麼會變化



4:不同季節釣棚的選取技巧

在夏季海面上多小魚,而捕食者出現,從小魚的泳層我們知道釣追捕魚的釣棚深度,在秋天小魚變大了,鄰近的地方多了很多大的魚。而追捕者也因變大的魚而追到較出的海域繼續覓食,所以岸釣只能釣到中型魚。到了冬季很多魚種都停止進食,並且游到較暖的深海去。但同是路過魚也在這時候游進來,由於這時候水面很少食物,所以大魚都在海底覓食,在這時候釣棚相對也要調至靠近海底。春季路過魚會在靠岸繁殖,所以在離岸不遠的靜水海底又有魚釣,至釣棚也不需多講了。到了新一代小魚出生,岸邊多了很多可作食物的小魚,追捕者又會再次遊近,年年如是、生生不息。


魚種夏季 冬季
鱸魚 1米 全泳層
雞魚 7米 50米
沙鑽 2米(岸邊) 40米(離岸)
吞拿魚 1米(岸邊) 60米(離岸)
赤鱲 15米 180米(離岸)
黑沙鱲 全泳層 靠底(離岸)
白鱲 全泳層 靠底


5:釣棚設置的基本原則

一、對象魚的習性決定設置釣棚的深度。有的魚一生喜歡貼底活動,有的魚一生也不喜歡近底覓食,有的魚則會根據外界條件的變化調整自己活動的泳層。就拿磯釣的主要對象魚黑鯛和黑毛來分析,黑鯛性格狡猾多疑,多數情況下都是近底活動,即使為了搶食而離底也不會離開掩身障礙物太遠,離開掩護身體的障礙物搶到食物後會立即返回隱蔽處吞食;而黑毛則比較活躍,常常會被誘餌吸引到中上層搶食。因此,一般情況下垂釣黑鯛的釣棚深度以接近水下障礙物最高點為界限,而釣黑毛時則可以直接從半水開始試釣,並根據魚的索餌情況逐漸調整釣棚深度。

二、魚的活躍程度決定釣棚深度。水温高、融氧足、水色適當、魚的密度大時,如果能夠再配合適宜的誘餌策略,很多魚會一直追着誘餌搶食到上層,甚至有時候會看到搶食的魚在水面附近翻花,這時就應該調淺釣棚垂釣;相反則應該儘量將釣棚向近底方向調整。

三、誘餌策略決定釣棚深度。多數磯釣對象魚平日主要棲息在近底的溝坎洞穴或礁石基部,因此很多新手會將釣棚深度調整到儘可能貼底,這樣帶來的結果除了頻繁掛底外,即使偶爾中了一條魚,也很容易造成魚返身逃回藏身的溝坎洞穴導致斷線跑魚。其實,魚的藏身處並不等同於它們的開飯處,比如水下幾條魚同時發現一隻自上而下漂落的小蝦、蟹,它們常常會主動起身發起攻擊,而並非始終呆在藏身處等着食物送到嘴邊。

釣棚是什麼意思 浮游磯釣釣棚選取技巧 設置原則 第4張
釣棚設置的基本原則


在水下凹凸不平的環境下,如果我們能夠持續、少量地讓誘餌緩緩下落,很多磯釣對象魚(包括不太喜歡離開隱蔽處的魚種)都可能在吃到了少量誘餌後失去警惕性並在誘餌吸引下離開隱蔽處到上層搶食,這就為我們調淺釣棚施展垂釣技術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相反,如果我們一次性拋入大量誘餌,這些誘餌很快沉降到水下的溝坎洞穴附近,就不可能將魚引誘到上層搶食,這時也只能將釣棚調整到貼底。

四、釣點距離遠近對釣棚深度的影響。實際垂釣時往往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同樣的水深環境,釣點距離岸邊越遠中魚的釣棚會越淺,而距離岸邊越近中魚的釣棚會越貼近海底。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同魚的警惕性有關,距離岸邊越遠,魚的膽量會越大,而近岸的魚則一般不願意離開棲身的海底障礙物上浮搶食,特別是在水質清澈的環境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此我們在設置釣棚時必須兼顧這一考慮。

五、水流速度對釣棚深度的影響。在本文的開頭解釋釣棚定義時我們已經説明過:浮標以下釣組長度並不等於釣棚深度,如果將浮標以下長度調整為同釣棚深度相等,由於海水水流的推動和人為控帶釣組,釣組形成的打斜角度會造成釣餌的實際位置高於預想的釣棚深度。因此,在找好底設置釣棚時,必須根據水流速度以及你施展的控線需求來增加浮標以下釣線的長度,這樣才能保證釣餌在水流中穩定在正確的釣棚深度。

六、釣組結構對釣棚的影響。兩套釣組在同樣的水流環境中將浮標以下都調整成相同長度,但只要釣組型號不同或者釣組的結構形式不同,就會造成釣棚深度以及穩定度的不同。比如將結構完全相同的B釣組和5B釣組用於垂釣流速較快的同一處 5米深度的釣場,雖然都將浮標以下拉成相同長度,但前者B釣組上的釣餌很難到達釣棚深度並保持釣棚穩定,而後者則能很好地應對這種環境;再比如同樣用兩組5B釣組用於上述場合,一組的咬鉛夾在距離魚鈎50公分而另一組的咬鉛夾在距離魚鈎2米的位置,前者就比後者的釣棚深度更深、更近底;再比如同樣的5B釣組,一組使用“水中”而另一組不使用“水中”,二者的釣棚深度也會產生不小的差異。因此在設置釣棚時,我們還必須根據水流速度和拖擺要求認真思考採用的釣組大小以及釣組的結構形式。

七、釣棚是一個範圍和變量。釣棚並非是一個固定的水層面,釣棚包括以下兩層意思:其一,除了魚非常不活躍的寒冷季節外,多數情況下魚都會主動出擊吃餌,因此,釣棚的深度並非是一個很窄的固定深度的水層,而是依據不同對象魚習性形成的一定大小的深度範圍(比如很多時候自水底向上2米的範圍可能都屬於黑鯛的釣棚,而並非僅限於水底才能釣黑鯛),因此,即使以親底魚類為對象魚,也不一定非要將釣棚調整到頻繁掛底的程度。其二,釣棚會根據漲落潮、魚的活性以及誘餌的效能等因素髮生變化,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釣棚進行多次修正。

以上所述是設置釣棚的一些基本原則方法,掌握了上述設置釣棚的方法,然後再運用合理的誘餌手段使誘餌在到達預設標點區域時沉降到設置的釣棚深度,並操控釣組使釣餌同誘餌在標點區的合適釣棚內匯合,自然就會出現大物上當受騙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