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淡水魚有毒,尤其第三種,大家須注意

這些淡水魚有毒,尤其第三種,大家須注意

釣魚倌/撰文

由於年底工作很忙的緣由,我近幾個週末都沒時間去釣魚。昨天忽然想起來經常“糾纏”我去釣魚的鐵桿釣友老三有兩個禮拜沒有“勾引”我去釣魚了。給他打了一電話才得知這哥們因為釣魚住了趟院,剛剛出院。

釣魚釣到住院!怎麼回事呢?

原來近期寒潮來襲,野外能釣魚的地方都凍上了厚厚的冰,沒法兒野釣。釣癮極大的老三急的團團轉,為了過釣癮這哥們兒跑去一處大棚(室內)白天100塊錢花錢釣魚。

老三釣獲了一尾長吻鮠(俗稱江團魚),伸手去抓的時候被魚的胸棘(胸鰭的尖刺)給紮了一下,當時扎出了血,簡單處理止血後老三也沒當回事兒接着釣魚。結果當天晚上老三被魚鰭扎過的手掌明顯浮腫了起來,還伴有強烈的灼痛感,人也出現了發燒低熱的症狀,感覺事態不好的家人遂帶着老三前往醫院就診。

由於當下的新冠疫情還未結束,發熱就診非常的麻煩,老三在家人(疫情期間只能一位家人陪同)的帶領下經過了極為繁瑣的醫療檢測確認和疫情無關後老三最終在外科進行了就醫。醫生診斷為皮膚過敏以及傷口感染,由於引起了發熱,因而住院治療。

這些淡水魚有毒,尤其第三種,大家須注意 第2張

僅僅是被帶硬刺的魚鰭紮了一下,何以會出現又疼又癢甚至是引起發熱低燒呢?

原來,有些淡水魚類的背鰭棘和胸鰭棘的外包皮膜內有毒腺組織,人的皮膚被刺傷後常伴有灼痛感甚至是局部紅腫,個別人還會引起發熱低燒的情況。因此,朋友們或者釣魚人對於這類魚就要格外的小心以防止被魚鰭的刺扎傷而發生皮膚過敏或者感染。

那麼,淡水中的常見的哪些魚的魚鰭會有毒腺呢?

長吻鮠

長吻鮠,俗稱江團體長且粗壯,前部略平扁,後部側扁。吻鈍圓。頭中等大,口下位,上下脣有細齒。眼睛較小。須四對,較短。體灰黃色,腹部灰白色,各鰭灰黑色。通體無鱗,側線平直。

長吻鮠的背鰭棘和胸鰭棘的外包皮膜內有毒腺組織,被刺傷後立即發生強烈痛癢感,且常伴有局部紅腫現象,個別人會引起發熱低燒症狀。痛癢感一般情況下會在半小時到一小時減弱直至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鮠科魚類如粗脣鮠、鈍吻鮠、短吻鮠、白邊鮠、烏蘇裏鮠等,鰭棘均有毒。

這些淡水魚有毒,尤其第三種,大家須注意 第3張

長吻鮠

黃顙魚

黃顙魚,俗稱黃辣丁。體延長,前部略平扁,後部側扁,尾柄較細。吻鈍圓,口下位,上下頜及顎骨具絨毛狀細齒。眼睛小,側上位。須四對,鼻須一對。體灰黃色,腹部淡黃色,通體無鱗,側線平直。

黃顙魚為底棲魚類。生活於河巖底或者泥沙底質水域,常常成羣在水底的石洞或者水草中棲息。白天潛伏深水或者洞穴中,夜間外出覓食,以小魚、小蝦以及軟體動物為食。

黃顙魚的背鰭棘和胸鰭棘的外包皮膜內有毒腺組織,被刺傷後劇痛、出血,局部紅腫。個別人還會因而引起皮膚過敏甚至是低熱發燒。

這些淡水魚有毒,尤其第三種,大家須注意 第4張

黃顙魚

鬍子鮎

鬍子鮎,俗稱塘鯴。體延長,頭部扁而寬,頭頂被有皮膜,顱骨後部突出,呈三角形,末端圓。口大,口下位,吻鈍。眼睛小。須四對,上頜須一對最長,鼻須一對,須超過胸鰭基部,兩對頦須較短。體暗色,頭部兩側和吻之間有乳白色小點,體側有許多不規則的白色小斑點。通體無鱗,有側線。

鬍子鮎生活於河川、池塘、水草豐茂的溝渠、稻田以及沼澤的黑暗處或者洞穴內。腮腔內有輔助呼吸器官,因此而長時間在無水的環境下也不至於馬上窒息死亡。

鬍子鮎以小魚、小蝦、軟體動物以及水生昆蟲為食。喜羣居。白天藏身於洞穴內或者水草中,夜間外出捕食,行動迅速。

這些淡水魚有毒,尤其第三種,大家須注意 第5張

鬍子鮎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鬍子鮎除了胸鰭棘和背鰭棘有毒刺傷人引起劇痛外,它的卵還有毒,不可食用。誤食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癱瘓。

這些淡水魚有毒,尤其第三種,大家須注意 第6張

用毛巾墊着抓魚

以上就是淡水中常見的有毒魚類,大家須注意,尤其是釣魚人務必要小心,手抓魚時最好是用厚毛巾墊着,一來防滑脱魚,二來防止被有毒腺的魚胸鰭棘和背鰭棘扎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