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所有釣魚人肅然起敬的護水夫婦倆

每日清晨,在淅川縣境內丹江岸邊的石橋、劉營兩個碼頭,都可以看到兩位忙碌身影在水邊來來回回的走動着。男的叫張兆敏,女的叫潘華英,他們家住淅川縣倉房鎮劉裴村,是該村遠近聞名的護水夫婦。

“天早一亮我就推着自行車帶上護水所需的工具和午飯來到水邊,平常工作範圍主要是石橋碼頭,對面的劉營碼頭是我老伴在負責。”張兆敏將自行車停在岸邊,取下車子上放的自制垃圾夾,邊撿垃圾邊對筆者説。

提起夫婦倆的護水故事,要先從張兆敏説起,1970年,21歲的他國中畢業就回到村子裏當起了民辦老師。每當經過石橋碼頭的時候看到遍地垃圾無人清理,張兆敏便皺起了眉頭,從那以後,為了記憶中清澈的丹江水,張兆敏便利用閒暇時間到丹江岸邊撿拾垃圾。

“你看,那個就是我的老伴。”遠遠望去,依稀可見一個時不時彎腰撿垃圾的身影。

讓人所有釣魚人肅然起敬的護水夫婦倆

正説着,碼頭上一位等待渡船的遊客順手把喝光的飲料瓶扔進了水裏,張兆敏二話不説跳進水裏撈起飲料瓶,看到濕透褲腿的張兆敏慢慢走上岸,那位扔垃圾的遊客羞愧得無地自容。

不被理解、被抱怨多管閒事,在張兆敏的護水生涯中屢見不鮮。2011年,張兆敏在水庫邊巡查,發現有3個人在釣魚,便上前勸阻,對方一人一把抓住他的右手,擰傷了他的手指。然而,這些沒能阻止張兆敏的護水決心。

“每天把這兒撿拾乾淨,才對得起良心。”張兆敏指着他工作的這片區域説。隨着一次又一次彎腰和起身,碼頭的垃圾漸漸少了許多。

讓人所有釣魚人肅然起敬的護水夫婦倆 第2張

眼瞅着太陽漸漸高過頭頂,到了午飯時間,張兆敏從工作袋裏取出的午飯卻早已沒了温度。遠遠望去,對面的潘華英也開始吃午飯了。張兆敏抬頭看到老伴站起來大聲喊着只有他自己“聽得到”的“悄悄話”,便開心地笑了起來,趕緊站起來向對岸揮了揮手,喊道:“知道了,你也趕快吃吧!”

一天的時光轉瞬即逝,晚上7時許,張兆敏坐上最後一班輪渡回到對岸家中,勞累了一整天的這對護水夫婦終於迎來了一天的相聚時刻。

1982年底,張兆敏的前妻因為患淋巴癌救治不及時而去世,由於父母年邁種不了地,張兆敏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只好辭了工作回來務農。後來,潘華英嫁給了他,張兆敏的擔子就輕了不少。

2013年,淅川縣護水隊正式成立,張兆敏二話沒説便和妻子一起報了名,就這樣,張兆敏和潘華英一起成了正式的護水隊員。

“希望通過我們平凡的工作,喚起大家的護水意識,讓大家樹立‘生態優先、水質至上’的環保理念,自覺守護首都的‘大水缸’。”潘華英樸實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