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魚今年格外多 原是塘魚來串門

江鮎、江鱔、石扁頭、長江刀魚……提起長江裏的這些野生江魚,其鮮美的味道,讓不少食客饞涎欲滴。與往年難捕不同,今年長江武漢段江魚明顯豐收。有漁民透露,“隨便下個網就能收幾十斤魚起來。”

江魚為何今年格外多?其價格如何?連日來,記者登上漁船、走進餐館進行了探訪。

江魚今年格外多 原是塘魚來串門

今年長江裏魚兒格外多,高峯時一條小船日捕千餘斤

18日上午10時許,武漢二七長江大橋上游300米處。記者與武漢市漁政處工作人員乘坐快艇,遇到了正在江中小木船上收網的漁民李麼華。48歲的李麼華站在船頭收網,老婆坐在甲板上,把網上來的魚一條條摘下,順手丟入甲板下的魚艙。

雖然只有48歲,但因常年風吹日曬,李麼華皮膚呈黑紅色,看起來像是五十好幾的人。“我從十幾歲開始在江上打魚,已經30多年了。”李麼華是漢川人,平日輾轉在漢江、長江武漢段捕魚,“江魚是越來越難打,越來越少了,沒想到今年特別多,差不多是這十多年來最多的。”

正説着,感覺手裏的網一抖,李麼華集中注意力,小心翼翼地把網收起來,好大一條胖頭魚!老婆快步上前,熟練地把大胖頭魚丟進魚艙,再用大網兜撈起來掛在秤鈎上一稱:18斤。

上午10點半,李麼華已經收了兩張網,大概捕了五六十斤魚,以胖頭魚、草魚為主,還捕到了一條4斤重的鱖魚。“這兩天水位下降得太快,魚都回流到深水區了,不如前段時間好打。”李麼華説,在一個月前,他和老婆就靠這艘小木船,高峯時一天捕了1000多斤魚,大都是十幾斤重的胖頭魚和草魚。

江魚今年格外多 原是塘魚來串門 第2張

江魚身價大幅度跳水,岸邊賣價還不及去年一半

“行情差得很,今年魚價太便宜了。”在漢口濱江苑汽渡碼頭附近的長江上,60歲的老漁民喻冬生和老伴何銀杏正在收網。

與大多數漁民夫婦不同,他們是何銀杏站在船頭收網,喻冬生坐在甲板上摘魚。“年輕時都是我在船頭收網,她坐着摘魚,現在我身體不行了,去年又動了手術,收網的吃力活兒就靠她了。”喻冬生指着老伴,略顯愧疚。

正説着,岸邊有人遠遠地喊着買魚,問他們有什麼魚,是什麼價格。

“有條十幾斤的大草魚,還有一隻斤把重的王八。”何銀杏站在船頭,用洪亮的嗓音答話,“草魚7塊,鰱子5塊,王八100元一斤。”

同行的武漢市漁政處執法人員甘志軍,在長江上和漁民打了幾十年交道,這些漁民的情況他都瞭如指掌。“今年江魚價格便宜得很,在船上買,鰱子才四五塊錢一斤,草魚也才7塊。放在去年,江裏剛捕撈起來的鰱子和胖頭,少了15元一斤別想買到,草魚最少也是十七八塊錢一斤。今年價格連去年的一半都不到。”

喻冬生補充説,今年價格跳水厲害的,主要是鰱子、胖頭魚、草魚、江鮎這些常見的、捕獲量大的江魚,像江鱔、鱖魚的價格跟去年持平,40元一斤。當然,它們到市場後價格就明顯上來了。

江魚今年格外多 原是塘魚來串門 第3張

餐館裏野生江魚價未降,在江浙受捧的刀魚本地並不貴

不過,雖然在江邊剛出水的江魚價格跳水,餐館裏的江魚價格似乎未見波動。

19日中午,記者在武昌月亮灣碼頭旁邊的一家專營江魚的餐館走訪,發現紅燒江鱔、江鰱的價格為168元一份;剁椒野魚頭138元一份;大碗胖頭魚88元一份。“我們這個菜單和價格幾年都沒換,保證都是純正的野生江魚。”餐館服務員告訴記者。

在漢江漢陽江邊兩家主打江魚的老牌餐館,記者走訪發現,江魚價格與武昌月亮灣碼頭那家差不多,基本與往年持平。

有意思的是,在江浙一帶被炒成幾千元一斤的長江刀魚,在武漢市場並不“吃香”。在江浙一帶,有偏愛吃長江刀魚的傳統,記者搜索相關報道發現,清明節前後,長江刀魚最為鮮美,一斤價格賣到兩三千元,甚至上萬元。

連日來,記者在長江武漢段走訪發現,時有漁民捕獲刀魚,以一兩多重的居多,少則一兩條,多則七八條。18日上午,漁民喻冬生就捕獲了8條長江刀魚,共一斤2兩重。與江浙的天價不同,武漢的刀魚價格與鱖魚、江鱔持平——40元一斤。

湖北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烹飪大師鄒志平是鄂菜大師盧永良的得意弟子,他告訴記者,師傅盧永良最擅長做魚,他也跟着學了不少。長江刀魚被譽為“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之一,長約20釐米,鱗片非常細膩,體型猶如刁子魚一般修長、扁平,出水即死。在江浙一帶被炒至天價,首先是因為量少(目前長江刀魚尚不能人工養殖);另外,當地有愛吃長江刀魚的風俗,其肉質細膩,鮮美不膩,清蒸風味尤佳,價格也就貴了。“我有個師弟在江浙一家大酒樓做廚師,今年清明前他告訴我,當地4兩左右的長江刀魚,價格賣到一萬多元一斤。”鄒志平説。“目前長江刀魚在武漢賣得並不貴,一是因為江城沒有愛吃刀魚的風俗,更重要的原因,是現在已經過了吃刀魚的最佳時節——清明節前後,刀魚的刺都是軟的,柔弱無骨,食用不用剔刺,現在細刺都長硬了,吃起來會感覺全是刺。”

魚塘漫堤魚兒趁機溜進,老漁民教你如何分辨正宗江魚

“今年長江武漢段江魚特別多,且以草魚、鰱子、胖頭魚為主,主要是因為這些魚大都是今年汛期時,從上游的水庫、長江及漢江周邊支流地區水庫及養殖場跑出來的。”武漢市漁政處負責人向軍告訴記者,今年汛期,長江中上游遭遇大洪水,天門、漢川、梁子湖、黃陂等地多處水庫、養殖場漫堤,裏面的草魚、鰱子等都跑到了長江裏。

向軍介紹,兩個月前長江水位最高時,在武漢關釣魚的人,一天都能釣幾十斤,基本都是從魚塘跑出來的。“養殖的魚由於飼料充足,吃得好,所以一般都膘肥體壯,而野生江魚要苗條很多。”老漁民喻冬生指着剛捕撈起來的一條胖頭魚向記者介紹,“這條魚一看就是從塘裏跑出來的,身體顏色深一些,比正宗江魚也要肥一些。”

不過,喻冬生進一步解釋,即便是汛期從塘裏跑出來的江魚,也在長江生活了2個月左右,差不多算是“半個”野生江魚,“土腥味基本沒有了,比完全養殖的味道還是好了不少。”

省水產局證實,我省漁業主產區大多地勢低窪,今年汛期受洪水衝擊最大。據統計,全省漁業受災面積達400餘萬畝,其中精養池塘190多萬畝,水產品逃逸及死亡損失38萬多噸。

向軍告訴記者,為保護長江魚類資源,長江從2002年開始實施禁漁制度,今年首次將禁漁期延長一個月,這也有利於江魚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