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釣魚小藥使用分析

藥酒型小藥多見於河南、湖北、四川、山西、陝西等地。蘇、浙、滬、皖雖也用小藥,但簡單,以酒代藥,如打窩用酒糟、酒釀、麴酒泡米,也有在制餌時滴入醋和麻油的。用化學方法取得人工合成香料後,小藥有了水劑——將本為粉狀、結晶體的添加物溶於水,或將藥兑入10倍、20倍稀釋的酒中,以香味或藥味掩蓋酒味,這種聞不出酒味而呈溶液狀態的小藥在競技釣魚中頗為流行。另外,一些黏稠如膏如醬實為懸浮液的小藥其實也是溶液。

液態釣魚小藥使用分析

小藥作液態是因為開餌本身就是水和粉狀餌料的結合。有些小藥,如麝香、氨基酸、七里香在粉狀時常會因兑水後攪拌不勻形成局部過量,結果過則躁,本來釣得好好的魚突然浮躁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魚口又恢復正常了。水是一種很好的溶劑。將藥溶於水,去渣後除了從顏色、氣味等方面推斷是某種藥物外,若無味或七八味、十幾味藥就難以破解了。這也是將小藥做成水劑的原因。

液態小藥多用瓶裝,為顯示和指導用量,有的瓶上還有刻度,沒有刻度則附有量杯,目的是不要過量。例如“一步到位”4種液態小藥——鯽、食香鯽、天香鯽和地香鯽,釣手雖可以憑嗅覺發現水果香、玉米香、奶香和薯香4種味型,但地域不同,在用量上是有區別的。中原五省用薯味的地香鯽1/3瓶蓋,相當於10毫升就夠了;長江以南多淤泥底,.用水果香味的“鯽”1/2瓶蓋,如果提高到1瓶蓋,約30毫升則有鯉魚進窩,於是鯉鯽爭食,最後是鯉魚霸窩,鯽魚進不去了。玉米香型的食香鯽是專為北方喂玉米的鯽魚設計的,隨水温升高在東三省的用量與魚的攝食量成反比:4~5月用1瓶蓋;6~9月用1/3至1/2瓶蓋;10月水涼,魚食慾降低,用量提高到2瓶蓋。隨着養魚技術的普及,以及降低養殖成本的需要,在顆粒飼料成本偏高而魚又處於食慾旺盛的生長期時,南方的一些池塘會選擇青飼料和成本比麥子低的玉米餵魚,於是南方的魚也親近玉米了。小藥的作用是改善和促進魚的食慾,因此魚平時接受什麼味就用什麼昧型的小藥。然而小藥不是食物,之所以稱藥不是為了給魚治病,而是因為它用量極少,120克魚餌只須加半瓶蓋或幾滴就能起到刺激食慾、喚醒記憶的作用。魚類的嗅覺和味覺反應都是由溶液狀態物質的刺激所引起的,因此將小藥製成溶液,藉助水流使魚覺察到氣味之後就有了聚窩,有了根據食物氣味確定食.物位置的行為。和陸生動物一樣,魚類的味覺器官也是味蕾,只是魚類的味蕾不限於口,而是脣、觸鬚、頭、體側和尾部都有。科學研究表明,同一種魚,由於長期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其味覺會發生變化。另外,釣魚人從漚了兩天後微有酸味的菜籽餅招魚快,魚吃得不撤嘴得到啟示,有些物質既可引起魚類的味覺,又能引起嗅覺反應。不過魚類的嗅覺和味覺都有明顯的適應性,對一種氣味或味道適應了就會失去感覺能力。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它在感覺其他氣味或味道時能力下降。於是在一種藥不起作用的時候換一種,以穀氨酸、蛋氨酸、絲氨酸、食鹽、氯化鉀、醋酸等組成的混合藥液就起了作用。

釣魚人有一個陋習:靠鼻子認定小藥。若上風釣位的釣手釣得多,釣得好,而此時恰有一陣風把他的小藥味刮過來,其他釣手就認為他勝在小藥。於是便明要暗取,想方設法弄一點來,之後急就章,鼓搗着配出這個味來後,即使這一場趕不上,下一場用上了,釣好了就自以為得計。其實,有些小藥的味是虛晃一槍,特別是近年來氨基酸、維生素、人體營養液和名為“信息素”的藥物多了,製成無味水劑後以香料作掩飾忽悠了許多人,因此鼻子靠不住,更不要被藥牽着鼻子走。區別液態小藥要口鼻眼並用,先用舌舔幾下或抿一下,確定是甜是鹹是酸,以此獲得魚的味覺感受;後用鼻子聞一下,是什麼味,濃淡怎樣,由此確定用量,以免過猶不及:再用眼看一下,別人怎麼制餌、怎麼用,是什麼顏色,包括釣餌的大小、鬆黏以及與線組、浮標的配合都要看清楚,避免錯失一招。

小藥是識藥容易用藥難。不過看不到藥渣的液態“小藥”都有作用魚的嗅覺和味覺的雙重效果,因此主誘時用1—2瓶蓋,主釣則適當減少,用半瓶蓋或幾滴就可以了。競技釣魚時間短、速度快,看到鄰位釣手餌盤下一坨餌,餌盤上一坨餌,先用上面的餌後用下面的餌就以為是兩種不同的釣餌,其實錯了。特別是顏色顯示味型成為經驗之後,釣手謹慎了,將赭、黃、白不同顏色的魚餌混合起來使人無法判斷是什麼味,然後以液態小藥統一,按用量不同分為兩或三坨。這樣看似相同的魚餌就有了不同的功能,而實質是小藥的量不同。

釣魚用小藥已不是祕密,可是用藥先識病,若無病用藥、輕病重藥,則本來休養兩天就能自愈的小病也成了大病,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