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中的包食釣法

包食的特點

傳統釣中的包食釣法

包食釣法是近年才普及流行的一種傳統釣的改進釣法。包食釣法的操作簡單,可明顯提高長竿短線傳統釣的垂釣成績,因而受到了釣友們的普遍歡迎。包食釣法的核心是改進了打窩、補窩的辦法,大大提高了打窩、補窩的精確性和均勻性,使得窩點的魚更加集中,從而提高垂釣成績。

一般的打窩方法是將調好的誘餌捏成團,直接拋向擬定的釣點。這種打窩方法簡便,但很難保證窩點的精確性:一是因為拋投本身就很難保證準確,二是如果水底呈斜坡狀,即使投準了也很難保證誘餌能落在所擬定的釣點中。而包食釣法的誘餌是包在釣餌上的,與鈎餌一處,可保證誘餌能落在釣點中。

包食的辦法

包食釣法就是在上好的釣餌上再捏一團誘餌。誘餌是包在釣餌上的,因而叫包食。由於誘餌、釣餌同處一處,保證了打窩的精確性。每次揚竿都包上一團,使得補窩的均勻性也得以保證。

包食的具體方法:左手抓起一團調好的包食誘餌,在手掌中捏成扁平的小圓餅,將上好釣餌的鈎餌置於圓餅的中心,把鈎餌包裹起來,再用雙手用勁捏成團即可。包食的餌團可大可小,要根據窩點的魚情來定。大的可達乒乓球大小,小的如棗,手指大小即可。

包食的釣餌可葷可素。素的常用麪粉團,葷的可用蚯蚓等。用麪粉團做包食的釣餌,其原理是誘釣合一。雖然釣餌用的是麪粉團,與誘餌有較大的差別,但誘餌在水中散開後總會在釣餌的麪粉團上留下粉末、碎屑等殘骸,使得釣餌在表面上與誘餌並無差異。魚吃誘餌無憂,見到大的誘餌團就會毫不猶豫的吞下。用麪粉團做釣餌,其關鍵是要保證鈎上有食,引導魚咬鈎。

包食釣法也可用蚯蚓做釣餌,因為蚯蚓是葷食,是一般魚類更喜歡的食物,遵循的是釣餌要優於誘餌的原則。大團的誘餌增強了誘魚的作用,誘過來的魚在溶散的誘餌團中發現還有更好吃的蚯蚓餌,當然不會放過了。蚯蚓作釣餌宜用活體,但活蚯蚓不停地蠕動,使得包食有些困難,大團尚好包,小團則易散,因而有的釣友在用蚯蚓做釣餌時,將釣餌包在了鉛墜上。

包食的要領

包食釣法的要領主要有二,一是窩點進一步精確控制,二是正確用餌。包食釣法只是提供了精確打窩的一條途徑,能否做到精確打窩還要看你的操作是否到位。要真正做到精確打窩,必須嚴格控制出竿操作的系統誤差,保證每次出竿的鈎餌的落點都能落在同一位置。

要讓包食產生神奇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能正確用餌。包食釣法的釣餌比較簡單,麪粉、蚯蚓都可以用,麪粉、蚯蚓都是傳統釣中常用的釣餌,因而釣餌一般不成問題。

包食餌的關鍵主要在於誘餌部分,即包在釣餌外面的誘餌餌團。包食誘餌的選用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路用餌,二是餌團的成分搭配,三是餌團狀態的控制,對路用餌是根據季節、釣場的魚情針對性用餌,這是垂釣的基本原則,並非包食釣法所獨有的。

包食誘餌的原料組成與一般的打窩誘餌在原料配比上基本相同,其組成中既要有起霧化效果的粉末成分,還需有可供魚吃的顆粒成分,只是黏性要強一點。一般的打窩誘餌對餌團的黏性要求不高,能捏成團拋出即可。但包食用誘餌餌團是要包在釣餌上的,其餌團必須有一定的黏性,否則出竿時釣線一晃悠,還沒到釣點就會脱鈎掉入水中。也就是説,包食用誘餌餌團要既能粘鈎,送的出去;又能容散,霧化起到誘魚效果。

包食用誘餌餌團的狀態控制要根據釣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適當的調控,並非某一種狀態最佳。例如打窩初期以鬆散一點為宜,以增強誘餌的霧化效果。如果釣點的水較深、而且是釣底,餌團可適當硬一點、黏一點,以保證餌團到達水底時還沒有溶散。釣場魚的密度不大,對象魚的食量大,餌團要適當大一點。釣友應熟悉自己所用的誘餌的性能特點,即清楚調成狀態與溶散速度、霧化效果的關係,根據釣場的魚情來做具體的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