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鯽魚,用這樣的打窩手法,窩點中魚越釣越多

冬季氣温低,主要以釣鯽魚為主。鯽魚的進食水温非常寬,水温只要不低於4度鯽魚就可以正常進食,剛好水的特性導致了在4度是密度最大,所以4度的大密度水會下沉,導致深水可以維持在4度左右。也不知道是剛好這個水温卡在鯽魚的最低進食温度,還是鯽魚的進化適應了這個温度,反正導致鯽魚全年都可以進食,是全年都可以垂釣的。

冬季釣鯽魚,用這樣的打窩手法,窩點中魚越釣越多

當氣温開始變低時,鯽魚就開始成羣進食,從小羣變成大羣,最終在水温更加適宜的地方扎堆。其實扎堆只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原因還是水温的高低導致的,鯽魚對什麼地方水温更高有“共識”,這就導致了扎堆現象的出現。扎堆理論上會導致鯽魚更好釣,但是其實難度比較大,因為扎堆之後的鯽魚活動範圍會變小。我們打窩的目的在於聚魚,碰上不愛動的鯽魚,如果窩點距離魚窩不近的話,鯽魚照樣不會進窩,所以冬季釣魚異常注重先找魚窩再打窩。

冬季釣鯽魚,用這樣的打窩手法,窩點中魚越釣越多 第2張

如果打窩在魚窩附近,這樣才會有比較好的聚魚效果。或者説,在冬季釣魚時,打窩的效果只能聚一聚周圍原本就有的魚。距離較遠位置的魚窩,是很難通過打窩的手法引誘到窩點的。所以找魚窩是第一步,如何找魚窩,要根據氣温、天氣、水温的情況合理選擇,什麼位置水温更高,那就釣什麼位置。向陽、避風、靜水、有障礙物這些位置水温更高,找到魚窩的機率會增加不少。所以首選向陽避風有障礙物的區域,其次向陽順風有障礙物的位置,不然就向陽有障礙物的地方。在冬季釣鯽魚時,一般都不會釣明水。

冬季釣鯽魚,用這樣的打窩手法,窩點中魚越釣越多 第3張

找到可能有魚羣的範圍,其實也未必可以確保一定找到魚窩,所以通常比較建議多打窩的方法來找魚窩。這種方法看似不怎麼靠譜,其實還是比較有技術含量的。首先來説,向陽、避風有障礙物的區域,選擇合適的水深,遠近、深淺都可以打窩,當某種窩點發窩時,對當天魚所在深淺遠近會有一定的指引效果。其次窩點之間不會距離太遠或者太近,以10米以內一個窩點為宜,這樣可以覆蓋較大的區域,找到魚窩的機率自然會比較大。

冬季釣鯽魚,用這樣的打窩手法,窩點中魚越釣越多 第4張

還要注意窩料的選擇,進入冬季之後,窩料應該更加註重誘魚效果,講究的是少而精。少,指的是不需要準備太多的窩料,而且每個窩點中打窩的量不用多,因為如果打窩在距離魚窩較遠的位置時,窩料再多也是無用的,發窩可能已經是第二天了。精,要精良,味道要香、要濃,所以各種粉狀窩料在冬季使用起來效果不錯。比如炒熟的黃豆、花生、芝麻,這些東西磨成粉,單獨或者組合起來使用,不必太講究留魚效果。原因很簡單,冬季的魚進窩慢,進窩之後就算髮現沒什麼吃的,離窩也會比較慢。

冬季釣鯽魚,用這樣的打窩手法,窩點中魚越釣越多 第5張

最後就是需要注意養窩和補窩了,養窩意思是發窩之後“養一養”,讓窩點中魚更多一些,因為魚也是可以誘魚的。補窩講究勤,每次更少的窩料補窩,並且一定不要沒口之後才補窩,注重的是窩點出魚幾條就進行補窩,然後更換釣點,這樣多窩點才能做到持續不斷上魚的效果。其實冬季打窩,效果最好的還是隔夜窩,但是多數釣友不具備這個條件,如果有條件打隔夜窩,窩料最好用紗布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