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時在不同釣點對魚竿的技術要點!

許多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同一釣點有若干人在垂釣,大家用的裝備、釣組、餌料都差不多,但魚只就是比較會咬某一兩個傢伙的鈎子,好象別人的浮標都壞了或釣餌都有毒似的……  

海釣時在不同釣點對魚竿的技術要點!

還有些狀況是,當你照自己的意思或別人教你的方法認真釣時,往往搞了半天都沒消息,但就在低頭點煙或轉身跟別人打屁的當兒,竿子卻被水下大物猛地拉?下去,然後又因為你沒來得及揚竿作合,結果還是啥也沒釣到……   

這些問題的根本多半跟操竿控線有關。也就是説,恰當的控線才會帶來美好收穫,不恰當的操控……就只有等運氣來決定輸贏了!同時要多掌握些海釣技巧 那什麼是恰當的操控呢?就本文討論的三種標點環境而言,基本觀念都是尋找吸引水流,但三種環境吸引水流出現的原因不同、位置不同,對垂釣的影響也不太一樣,所以操控方式當然也各有千秋。   

海釣時在不同釣點對魚竿的技術要點! 第2張

在白沫帶,吸引水流主要發生於*近岸邊的區域,這是因為波浪撞上巖石後,大量返衝回去的海水帶有慣性力與重力作用,使得釣組在此區域內會迅速被壓入深處;但同時存在的大量白泡沫(即氣泡),卻會在稍離開岸邊時--也就是慣性力與重力的影響減輕時--開始向上、向外翻騰,因此進入深處的釣組也狠快就會被卷出去。

不過呢!假如白沫區有反撥潮存在的話,你將發現:這條往外流的海水卻不那麼明顯的向上翻騰,而是持續往外拖出去,所以喜歡使用輕巧釣組且技術夠好的人,可以從反撥潮形成之處下竿,然後一路駕馭釣組循此途徑探尋魚蹤。

那技術還沒好到那個程度的人怎麼辦呢?第一,你若能接受輕巧釣組,可以就鎖定磯際水流下壓的範圍作釣,操作時竿尖指向水面,將釣組拘束在不被氣泡揚起的區域內即可,但須小心避免掛底。第二,如果對輕巧釣組沒啥信心,那就乾脆用大丹錐加重鉛吧,然後把攻擊目標放在白泡沫翻起的區域,重鉛壓深子線,狙擊躲在白泡沫下的魚羣。  

海釣時在不同釣點對魚竿的技術要點! 第3張

在暗礁區,主要的吸引力量發生在兩種時候,一是水流撞擊暗礁後繞行過去的過程中,另一個是水流在暗礁後方形成的迴旋帶。這兩種情況雖略有不同,但卻是接續發生的,故垂釣時可以把它們視為一體,運用同一個操竿技巧控制釣組運動,轉自時代海釣網。  

方法是採用恰當的丹錐釣組,順著反撥潮或沿岸流放入,然後稍微帶線保持鈎子走在前面、浮標守在後頭,等釣組抓到吸引水流的時候,就讓它輕輕被吸下去,此時別怕鈎子會掛底,沒那麼容易的,但仍須適度帶住線系,運用竿先去體會水流的纖細變化,同時藉以掌握魚只來咬時的動態。  

魚只來咬時的動態?沒錯!有魚來咬時,你真會直接感受到那股震撼的,看不看浮標已經不重要。一般人比較會有疑問的應該是:到底吸引水流在哪裏?   這一點事實上也無須過慮,因為只要用了下潛阻力夠小、符合流體力學的丹錐,並且水流之中確實有暗礁結構(其實磯釣場上到處都有暗礁啦),到時候你自然就會知道何謂吸引水流了,怕只怕有些人看到了還以為那是「假魚訊」,並且急急忙忙要把釣組拉開,那我就沒法度矣……   

海釣時在不同釣點對魚竿的技術要點! 第4張

在潮目區,因為有不同速度或方向的潮流互相干擾、糾結,因此會形成無數略呈迴旋狀的吸引水流,這種流勢不見得會把丹錐吸入水面以下,但肯定能讓它呈現不規則的移動(相對於原本的一直順著潮流漂行而言)。  

大多數人面對這種環境時,都以為只有使用大標、重鉛,才能確定深度在自己設定的範圍。可是請問:究竟釣棚該設多深才恰當?你的誘餌漂到潮目區之後,又會把魚集中到多深的水域去呢?如果你對這兩點並不是狠確定,那重鉛、深釣棚又有何意義?  

所以,還不如干脆不要釣太深算了,反正潮目通常影響的深度也只在中表層而已,配合上比重較小的誘餌,釣淺些更快速有利!惟須注意標點遠時風的影響比較明顯,故應儘量壓低竿身以免母線過度受到吹拂,然後在浮標進入潮目區之後輕輕帶線,讓釣組充分伸展開來並適度打斜,剩下的就是當魚訊出現時揚竿作合啦!

海釣時在不同釣點對魚竿的技術要點!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