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幾個細節,有魚也不會進窩

就這幾個細節,有魚也不會進窩

釣魚想要有漁獲,前提是水域中一定要有魚,而且密度還不能太過於稀疏,要不然,魚都沒有,自然也談不上釣到魚;

在大多數的野外水域中,魚的密度,始終都不會太大,這也是野釣漁獲普遍不怎麼樣的根本原因,但是,魚發現食物的能力,卻遠超我們的想象,而魚的覓食半徑,往往是以十幾公里起的,所以我們也不用擔心,窩料下水之後,魚到底會不會發現。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釣不到魚比釣到魚的概率要大很多呢?到底是水域無魚,還是窩料不行,亦或者其他原因呢?除了水裏無魚,其他各個原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如果僅僅是從我們釣魚人自身的原因來説,這幾個細節,還真是主觀原因導致的;

就這幾個細節,有魚也不會進窩 第2張

細節一、釣點周圍安靜與否

關於魚到底會不會被噪音驚擾,很多釣友是頗為不以為然的,認為聲音不可能對魚有多大的影響,這是因為對魚的生理結構完全不瞭解才會這樣認知的;魚的聽覺器官有兩個重要組成,一是側線,一是耳石,先不説側線,耳石位於魚的大腦側上方,通過捕捉震盪的音波,來調整遊曳的方向,甚至是自身的平衡;

如果有巨大的聲音超過耳石的承受閾值,輕則感到不適,嚴重會直接上浮,比如大黃魚,就是因為自身耳石捕捉聲波功能太過於發達,差點被漁民捕殺的近乎滅絕;

所以,釣點的環境,尤其是聲音源,非常重要,除非是水源地附近長期有固定的噪音源,導致水域內魚羣已經適應了這種聲音的強度,否則,釣點附近不規律、不正常、高分貝的噪音源,很容易驚嚇釣點附近的魚羣,會遠離釣點,畢竟聲音會隨着距離衰減;

就這幾個細節,有魚也不會進窩 第3張

細節二、開餌不講究

嚴格來説,野外的魚羣,對餌料的味型,其實沒有我們認為的那麼講究,畢竟在野外,對魚來説,缺吃少喝是常態,有的吃,味型不奇怪,餌料適口性不要太過於糟糕,魚都不應該太過於挑食,但是,反過來説,如果餌料味型太奇怪,適口性太糟糕,那就算有魚進窩了,也不太會吃餌料,比如以下這麼幾種情況:

1、餌料的味型太過於想當然

這種情況多見於自制餌和組合商品餌;在製作或者搭配餌料的時候,並沒有思路,或者説成熟的思路,索性想到哪裏是哪裏,什麼味型都添加一點,抱着總有一種味型是魚喜歡的這種想法,搭配出來的餌料味型,亦或者是自制出來的餌料味型,別説魚受不了,人聞着都受不了;

就這幾個細節,有魚也不會進窩 第4張

2、餌料味型太過於濃郁

想要誘魚效果後,餌料味型濃度不能少,但是,餌料的味型濃度,到底要多濃,這卻沒辦法給個清晰的計量,畢竟這不像温度、濕度,我們可以用儀器來測量一二;魚的味覺非常靈敏,所以可以在較遠的距離捕捉到餌料味型,相應的,當餌料的味型太過於濃郁,這就很容易刺激魚的嗅覺,當我們配餌時,我們配出的餌料,聞起來過香、過濃,基本上,都可以確定,不太適合釣魚用;

就這幾個細節,有魚也不會進窩 第5張

3、醒餌的時間

所謂醒餌,就是將打勻的餌團,靜置上一段時間,讓餌團能吸水更為均勻,醒餌時間,不能太短,時間太短,餌團內部吸水會不均勻,容易出現死疙瘩,也就是因為吸水不均勻,餌料的小範圍粘結現象;醒餌時間太久,餌料變黏、出絲,甚至出現返水;這兩種情況不管是哪一種,都會嚴重影響餌料的適口性,或者説,影響魚的攝食慾望;

小結:關於餌料的味型和狀態,其實需要注意的細節,不僅僅以上這三個,但是以上三個,則是最容易被釣魚人所忽略,而在實戰中,又非常影響魚口,可以這樣説,如果忽略了以上三個細節,魚羣在窩子附近起魚星魚泡了,浮漂可能都不會有動作;

就這幾個細節,有魚也不會進窩 第6張

最後,除了以上的技術性細節,釣魚的心態也很重要,釣魚是一件非常考驗耐心的運動,如果我們真的期望有很多漁獲,那不如直接去水產市場去批發,釣魚的樂趣,就在於人和魚之間的鬥智鬥勇,在這個過程中,享受着樂趣,所以,謀趣遠樂謀魚,這才是真正的釣魚之樂。